药学类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原因与对策研究初探

药学类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原因与对策研究初探

ID:43952723

大小:28.6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7

药学类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原因与对策研究初探_第1页
药学类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原因与对策研究初探_第2页
药学类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原因与对策研究初探_第3页
药学类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原因与对策研究初探_第4页
药学类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原因与对策研究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学类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原因与对策研究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药学类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原因与对策研究初探[摘要]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药学事业的发展越发重视,开设药学类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但学生专业认同度普遍不高,主耍是自我认知和学习观的教育被忽视、不能合理进行专业选报、高校育人环境存在缺陷等原因造成的。为此,需要从正确认识大学与巩固专业思想两个方面着手提升专业认同度。[关键词]药学类;木科生;专业认同[DOI]1013939/jcnkizgsc2016141561药学类本科生专业认同的现状与原因分析11自我认识和学习观方面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牛进入大学之前,已经完成了

2、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历时约15年,此时,学生的智力发展已接近顶峰,自我意识开始成熟、口我价值观念增强、世界观初步形成,开始对各种现象和问题形成比较稳定、系统的看法,这都将影响其今后的学业情况、专业发展以及个性品质。加之,现在的学生只负责考试,其他都是父母包办,高中学校忽视对学牛的自我认知教育,使学牛很难对自己进行准确认知足位,对自身的性格、感兴趣的领域、突出的优势、成绩层次等没有客观准确的认知,往往会发现所选专业与“所想专业”有差别。另外,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很多学生,甚至是家长的学习观是错误的或

3、者模糊的。家长经常灌输给孩子一种理念:只要好好学习,其他事情都不用理会,融入社会是大学毕业以后的事情。这种理念一方面不利于学生正确学习观的形成,把学习当成一种任务,不易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导致学生的成就感、乐学感低,主体性较差;另一方面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未得到满足,进人学以后就产生松懈,学习滑坡等现象。12专业选报方面药学类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毕业后能够从事与药物合成、药物制剂、药物检验、药品生产与营销、新药研制开发与质量控制等工作以及与药学研究、管理和教学冇关的工作。近年

4、来,医药行业获得了蓬勃发展,被人们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社会各界对约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与口俱增,其中制笏企业对人才的渴求更加强烈。[1]但准大学生自主选报药学类专业的不多,一般岀于以下几种情况:①父母亲友从事相关工作,在行业内积累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为毕业后找工作方便,“建议”考生填报药学类志愿;②被药学类专业较高的就业率所吸引;③报考药学类的热门专业如夯物分析、夯剂学等,被调剂至药学类分支学科如药事管理等;④报考非药学类的热门专业,被调剂至药学类专业;⑤受家长、同学影响,在面临专业填报时“被选择”或“模糊选择

5、”药学类专业。李志等人的研究发现,口主选择专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己喜欢并且乐意学习的专业,其总体专业认同度高于非自主选择专业的大学生,所以专业认同度较高。[2]张田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学习的专业并非兴趣所在或者自愿选择的学生,专业认同感较低。[3]陈萍等人也认同很多准大学生由于对专业认识不全造成了选择失误,是部分大学生专业认同度低的主要原因。⑷13高校育人环境方面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又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研的支撑,成为高校最重要的任务。但在全球经济一体

6、化的背景下,不良文化、错误价值观渗透校园,对高校师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环境。从高校教师角度来看,当前高校职称评审中“唯成果论”倾向严重,导致高校教师普遍“巫科研、轻教学”,使得有些教师对自身的要求仅仅停留在完成知识传授、不出教学差错上。教师的教学任务普遍繁重,同时还需要做项目、做调研、做研究、写论文,忽视了对学生的专业认同教育。从教育培养和度来看,一方面,药学是一个体系完善、范围广泛、分支众多、发展快速、应用性强的学科领域,因此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层次要求很高,但药学类专业的人

7、才培养机制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更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学生对当前形势下药学类专业的性质、就业范围不能正确认识,冇的认为医院等事业单位才是最好的就业方向,有的认为医药代表不需要学好专业课,再加上有的高校尚未建立完善的专业认知教育体系、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体系,学生就难以形成正确的专业价值观,认同所学习的专业。2药学类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对策研究21引导学生和家长正确认识大学由于大学与高中普遍存在沟通不足、衔接不畅等问题,导致准大学生与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大学。必须先走出对大学认识上的误区,才

8、能增进学生对大学的了解,从而提高专业认同感。在教育导向上,高中以分数为重点,主要任务是为大学输送人才,而大学教育侧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任务,因此大学更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教育任务上,高中实施“监督”“呵护”式的片面教育,课程多而浅,重理论轻实践,且内容被考试人纲所限制,人学阶段则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学内容专业性更强,与实际联系更紧密,因此大学更注重学生独立思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