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推进阳光体育的实践与探索

区域推进阳光体育的实践与探索

ID:43956869

大小:35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17

区域推进阳光体育的实践与探索_第1页
区域推进阳光体育的实践与探索_第2页
区域推进阳光体育的实践与探索_第3页
区域推进阳光体育的实践与探索_第4页
区域推进阳光体育的实践与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推进阳光体育的实践与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区域推进阳光体育的实践与探索主讲:孙忠义张家港市教育局教研室前言“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简称“阳光体育”,其目的是通过开展“阳光体育”,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08年5月8日“迎奥运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在张家港市召开,国务委员刘延东亲临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教育部长周济等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出席了这次会议。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市开展“阳光体育”的实践与思考撰写成文并就区域推进“阳光体育”的问题发表笔者的观点,旨在抛砖引玉

2、。一、确立一个思想建立三项机制意识是行动的先导。确立正确的思想,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开展“阳光体育”才不是纸上谈兵。1.确立一个思想牢固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笔者认为,局长的“体育观”决定了一个区域“阳光体育”的兴衰,校长的“体育意识”决定了一所学校“阳光体育”的成败,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则决定了一所学校“阳光体育”质量的优劣。一、确立一个思想建立三项机制2.建立三项机制(1)导向机制(2)投入机制(3)保障机制二、抓好三项工作推进三个评价1.抓好三项工作(1)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确保学生每天

3、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3)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载体活动二、抓好三项工作推进三个评价2.推进三个评价(1)学校层面(2)教师层面(3)学生层面三、探索“333”模式构建长效机制“大课间”是“阳光体育”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每天锻炼一小时能否落实,在现行中小学课程设置下,关键取决于“大课间”的开展.笔者所谓的“333”大课间模式,就是在三个结合、三个衔接、三个延伸三个方面努力探索,积极构建“阳光体育”的长效机制,“阳光体育”的开展才能长久不衰。三、探索“333”模式构建长效机制1.三个结合(1)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结合。大课间项目开发设计

4、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以及季节、地域等特点,鼓励学校提供活动菜单,让学生打破班级局限,自主选择活动项目;(2)与比赛项目相结合。突出竞技性,激发学生活动激情,同时,通过比赛,提高运动水平,发现体育后备人才,组建各种班级体育“兴趣小组”或“代表队”开展活动,并在此基础上组建校“田径队”、“篮球队”、“艺术团”等,坚持常年活动并逐步形成校本特色;(3)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将大课间活动纳入课程计划,围绕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挖掘每一个活动项目所蕴涵的教育功能和体育精神,并以此形成本校体育

5、特色,提炼学校精神,升华为学校文化。三、探索“333”模式构建长效机制2.三个衔接(1)与体育艺术“2+1”项目相衔接。各校结合实际选择适当的项目对学生进行“2+1项目”的培训与指导,在确保活动“四落实”(时间、地点、器材、人员)的基础上,组建各种班级体育、艺术、科技“兴趣小组”或“代表队”开展活动,(2)与《标准》测试相衔接。在确保100%学校、100%学生参加测试的前提下,利用大课间,进行有关《标准》测试项目的强化训练;(3)与体育课相衔接。完成体育课未完成的任务,作为体育课的补充。三、探索“333”模式构建长效机制3.三

6、个延伸(1)由阳光大课间向阴雨天(室内)大课间延伸针对由于天气原因影响“大课间活动”质量的事实,要求学校设计出阴雨天“大课间活动”方案,开展适合阴雨天活动的项目(包括自编室内操、室内校园集体舞、室内小游戏等),拓宽活动空间,消灭活动死角,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活动时间;(2)由校内大课间活动向校外大课间活动延伸在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活动一小时的前提下,制订切实可行措施,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社区体育资源,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尤其在双休日和寒暑假,更要指导并请家长监督,同时要求学校体育场馆定时向学生开放,以满足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需要。(

7、3)由大课间活动向课外文体活动延伸严格执行苏州市“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项规定,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还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小学每天下午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社会实践和团队班会等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四、结束语区域推进“阳光体育”不能就体育而体育,近年来我市的学校体育工作实现了创建体育特色、弘扬体育精神、熔铸体育文化的三级提升。1.创建体育特色,就是将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与创建特色学校结合起来。2.弘扬体育精神,就是将体育锻炼中体现出的顽强

8、拼搏、勇争一流的体育精神迁移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3.熔铸体育文化,就是将体育锻炼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地融合起来,从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来统一安排学校的体育工作,将体育精神有机融入学校各项活动中去。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