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脑梗塞25例临床研究

大面积脑梗塞25例临床研究

ID:43958594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大面积脑梗塞25例临床研究_第1页
大面积脑梗塞25例临床研究_第2页
大面积脑梗塞25例临床研究_第3页
大面积脑梗塞25例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面积脑梗塞25例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面积脑梗塞25例临床研究[关键词]:脑梗塞临床分析治疗[中图分类号1R74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8)12-0044-01脑梗塞占脑血管疾病的70%〜80%,其病情危重、病死率、致残率高。现就我院2003年4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25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5例患者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38-85岁,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史者7例,高血压病者8例,冠心病者有9例,有脑梗塞病史者3例。1.2诊断标准诊断大面积脑梗塞的标准是指梗塞面积>20cm2,或梗塞面积波及2

2、个脑叶以上或梗塞范围占用例大脑半球的1/2-2/31.3发病形式休息或睡眠中起病13例,日常活动中起病10例,情绪激动2例。首发症状:头痛、头晕14例,心前区不适4例,病情数分钟内高峰者9例,数小时达高峰10例,数天达高峰3例,发病时间不清3例。1.4临床表现意识障碍8例,其中嗜睡,意识模糊3例,昏迷4例,抽搐发作5例,尿失禁3例,失语14例,均有不同程度偏瘫,其中肌力。级9例,II级6例,III-VI级9例,V级1例。1.5辅助检查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异常18例,其中心房颤动4例,头颅CT检查病灶位于颖顶5例,额颖顶叶9例,基底节区7例,

3、额顶3例,小脑1例,病灶出现占效应,脑室受压,中线移位12例,伴梗塞后出血3例。1.6治疗及转归25例中使用甘露醇,丹参注射液及脑细胞营养18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通心络小剂量阿司匹林,力抗栓治疗,其中抗凝治疗5例,病死5例(20%),1例死于脑疝(发病后2天),4例死于并发病,其中梗塞后出血2例死亡,不同程度恢复15例(60%),未恢复7例(28%)。2讨论本组资料显示,大面积脑梗塞患者性别分布差异无显著性,中老年占绝大多数,有心脏病史,活动时起病,意识障碍发生率高,心❷膜病,心房颤动发生率高,均支持其病理过程为栓子栓塞的观点。目前,通过

4、脑外主要动脉和脑底部动脉超声扫描及血管成像,已能发现大多数动脉源性栓塞的栓子的来源。由于大面积脑梗塞血供中断病灶区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脑水肿,影像学上表现为占位效应,脑室受压,中线移位,重者致脑疝,危急生命,这此均区别于小面积脑梗死。大面积脑梗塞引起颅内高压,治疗以降颅压为主,本组1例脑疝发生于发病1周内,故笔者认为脑水肿高峰在发病后1周内,这是由于血供中断,血管通透性增加,致血管源性水肿,引起细胞膜上Na+-K+泵功能受损,细胞内钠潴留,出现细胞毒性水肿,加剧脑水肿,本病治疗关键是使用甘露醇等,促进脑缺血产生的脑内自由基清除,抑制脑水肿,至于

5、溶栓治疗,本组病人因错过溶栓时间。均未进行溶栓,早期溶栓治疗关键是时间窗的选择。脑卒中急性期常伴有血压升高,研究发现,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的24〜48小时内,75%〜80%的患者血压升高,有时是明显的升高,脑卒中急性期,由于脑组织缺血水肿,造成颅内压增高,机体为了克服颅内压对脑供血的负面影响,以血压代偿性升高来保证足够的脑血流量,对于重症脑卒中患者,尤其是脑干功能障碍者,其脑血管自动调节机制严重受损甚至不复存在,脑血流量与血压的关系几乎变成线性关系,脑的血流量直接受制于血压的变化,即所谓的“血压依赖性”,此时,血压的任何波动都直接对脑血流量产生明

6、显的影响。可见,脑卒中急性期处理既要防止过高血压导致的严重后果,也要注意低血压对脑血流量的影响,应尽快改善缺血区域的血液灌注。因此,如何管理好血压是脑卒中急性期一个关键的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