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探究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探究

ID:43959000

大小:2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探究_第1页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探究_第2页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探究_第3页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探究_第4页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探究摘要: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提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高校、个人以及企业等方面的因素。因此要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必须从政府、高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四个维度进行路径选择,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对策中图分类号:C9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100-0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急速推进,如今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似

2、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据统计,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80万,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已成为社会、政府、学校、大学生及其家庭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一、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一)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大学生整体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1.经济危机的影响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

3、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财政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2•企业门槛高第一,用人“高消费”,追求髙学历。第二,只录用名牌大学毕业生,不要一般高校毕业生。第三,一些单位“宁要素质一般的男生,也不要素质优秀的女生”

4、。第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储备意识。不少单位不招应届毕业生,过分强调大学生的工作经验,而忽略了对员工的培养和企业文化的建设。(二)高校因素1・高校扩招致使人才供需失衡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大规模的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人数骤增,而在现有经济发展条件下,毕业生数量的增幅却远远超过同期经济发展速度,社会总需求增长速度相对缓慢,这就导致了人才的需求失衡。现在社会高等教育高增长率、社会就业形势紧张和劳动力市场严重分割。高等教育高增长率反映的是毕业生数量增长的速度,适度的超前发展是有益的,但过度的超速只会得不偿失

5、。2•高校专业结构设置、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就业指导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一些学校的专业设置过窄过细,导致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面较窄,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就业机会少。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和教材与时代脱节,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结构、思维模式等方面与社会的需求有着较大差距,使人职匹配产生错位,形成了结构性就业矛盾。其次,学校市场信息灵敏性不够。随

6、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一些学校追求短期效应,不顾本校自身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人才过剩。还有一些学校对一些冷门专业不及时减少招生人数,导致部分大学生未毕业就先失业的状况。最后,高校就业指导制度令人担忧。学历证书不能有效反映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等“信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学历证书制度注重对知识的教育,但缺乏有针对性的职业能力教育。自主创业制度门槛过高,公共就业服务缺位。(三)大学生个人因素1•大学生就业观狭隘许多大学生存在择业观念误区,无视市场经济的严酷性,不愿意从基层

7、做起,不想到中小企业工作。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三大误区:一是“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二是“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三是“创业不如就业”。在这种不良择业心理的影响下,毕业生往往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合理定位,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就业选择。2•大学生自我认识的欠缺和就业策略的失当大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的过程中,在自我评估、职业定位、计划执行及评估反馈等环节都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自我评价不够客观,期望值太高。第二,职业规划太过理想化,追求完美主义,总想

8、一步到位,从而导致了很多大学毕业生“隐性失业”。3.大学生的诚信危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日益严重,面对现实的就业压力,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等能带来方便,于是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用人单位的初步信任。这种行为对大学生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研究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路径选择,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一)调整就业政策,创造良好就业环境首先,政府应与时俱进、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积极调整就业政策,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