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师团队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导师团队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ID:43963008

大小:3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7

基于导师团队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_第1页
基于导师团队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_第2页
基于导师团队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_第3页
基于导师团队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_第4页
基于导师团队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导师团队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导师团队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摘要:导师团队制是新时期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客观需求,它可以通过校内、校校、校所、校企四种模式进行组建。导师I才I队制有利于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导师队伍的建设以及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导师团队制的实施需要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健全导师团队的遴选机制、明确导师团队的责任机制、完善导师团队的评价机制和构建导师团队的交流机制。关键词: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8-0062-02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每年的招生

2、人数不断增加,2013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更是突破了180万人,然而研究生导师的数量却没有相应增长。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我国有15.7%的研究生导师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10人以上,近1%的导师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20人以上,有的甚至达到30人[1]。每位导师的精力有限,指导研究生人数过多,分配给每位研究生的时间不足,对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巨大的挑战。特别是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屮单导师制占主体地位,即一名研究生由一位导师负责指导,因此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位导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

3、式有一定的局限性,长期固定跟随一位导师学习不利于研究生学术视野的扩大,容易阻碍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单导师制在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局限性日益凸现,对其进行改革已成为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识。因此,探索导师团队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新时期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客观需求。一、研究生导师团队的组建模式研究生导师I才I队是由知识互补并负有共同责任、共同目标的人员组成的集合,它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模式进行组建。(-)校内组建模式即校内相关学科的专家共同组建导师团队。校内教师相互间比较了解、沟通交流也较便捷,可以依托已有的科研项目或实验室

4、进行组建,推动研究生的因队学习和学术交流。(二)校校组建模式即本校与其他大学的专家共同组建导师团队。该模式的其他大学不仅局限于国内,也应放眼于国外,旨在利用英他大学的优秀师资力量,丰富研究牛的学习经历,开拓其学术视野,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三)校所组建模式即学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共同组建导师团队。一般而言,科研院所的科研实力雄厚,仪器设备先进,承担的课题众多口研究经费充足,但是教学资源相对缺乏。校所间科教结合、优势互补,有利于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四)校企组建模式即学校与企业的专家共同组建导师团队。该模式特别适用于专业

5、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可将产、学、研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显著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架起企业和学校间的桥梁,使培养的研究生能满足行业的需求。二、研究生导师团队制的优势分析(-)冇利于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交叉学科是学术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科学前沿的重人突破及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近百年获得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334项成果中,近半数的项目是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取得的[2]。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成员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通过培养研究牛这一共同目标,将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信息和方法相互融合

6、,从而增强学科之间的交流,关注以往被单一学科所忽视的研究领域,甚至可能在研究过程中形成新的学科概念、范畴与方法,取得重大的创新突破。(-)有利于导师队伍的建设导师团队是由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科背景的导师组成,这其屮既冇思维敏捷但阅历不足的青年导师,乂有经验丰富但精力有限的资深导师。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提高,从而产生整体大于部分Z和的效应。青年导师在资深导师的“传、帮、带、导”作用下,迅速成长,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资深导师在和青年导师的共同工作中,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思维的碰撞,创新激情和创新能力显

7、著提升。团队导师制下,不同学科的导师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增加,有利于导师知识面的扩展,创新思维的开拓,激励导师不断努力提高学术水平。(三)有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导师团队里每位导师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不尽相同,改变了过去单一导师指导下带來的专业领域过窄、思维方式局限的缺陷,打破了原有专业学科间的森严壁垒。研究生可以博采各位导师所长,既学握本学科扎实的知识基础,又能及时追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还可接触跨学科的知识。导师因队制下,每位研究生的培养计划、论文选题、开题、课题研究和答辩等培养环节均是在多位导师共同指导下完成的,是

8、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多位导师的共同指导,使研究生培养的科学性大大提高,并能有效监督培养方案的落实情况。即使团队内的个别导师因为出国、进修等原因无法亲自指导研究牛时,其他导师也能够保证研究牛培养的连贯性。团队培养下,导师与研究生、研究生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增多,可以较好地培养研究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引导研究生对自身研究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