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皱胃变位的发病机理及治疗

奶牛皱胃变位的发病机理及治疗

ID:43965174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7

奶牛皱胃变位的发病机理及治疗_第1页
奶牛皱胃变位的发病机理及治疗_第2页
奶牛皱胃变位的发病机理及治疗_第3页
资源描述:

《奶牛皱胃变位的发病机理及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奶牛皱胃变位的发病机理及治疗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皱胃变位。皱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皱胃疾病,按其变位的方向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类型。在兽医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例是左方变位。皱胃变位发病高峰在分娩后6周内,也可散发于泌乳期或怀孕期,成年高产奶牛的发病率高于低产母牛。犊牛与公牛较少发病,断奶前常发生右方变位。1皱胃左方变位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Z间,称为皱胃左方移位。1.1邹胃左方变位的病因皱胃左方变位的确切病因仍不清楚,可能有以下儿点。1.1.1饲养原因饲养不当,日粮中含谷物,如玉米等易

2、发酵的饲料较多以及喂饲较多的含高水平酸性成分饲料,如玉米青贮等。由此,导致挥发性脂肪酸量増加,其浓度过高可减少皱胃蠕动性及其排除作用高精料D粮口J引起气体产生壇加,促进变位的发生。1.1・2疾病原因一些营养代谢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如酮病、低钙血•症、生产瘫痪、牛妊娠毒血症、子宫炎、乳房炎、胎膜滞留和消化不良等,会引起胃肠弛缓。在分娩后,上述疾病对诱发皱胃变位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胃肠弛缓可导致皱胃弛缓和产气。此外由于上述疾病可使病畜食欲减退,导致瘤胃体积减少,促进皱胃变位的发生。1.1.3管理不当为获得更高的产奶量,在奶牛的

3、育种方而,通常选育后躯宽大的品种,从而腹腔相应变大,增加了真胃的移动性,增加了发生皱胃变位的机会。1・2发病机制皱胃弛缓一皱胃充满气体一沿右腹壁向上改变位置一侧面向脾脏和瘤胃背囊一胃底部,胃大弯,幽门十二指肠顺序改变位置一移位一皱胃被瘤胃压于下一运动减少一其至其他各胃也受到牵引变位一影响正常的吸收和代谢一造成营养不足。1.3皱胃左方变位的症状食欲减退,厌食谷物类饲料,青贮饲料的采食量往往减少,大多数病牛对粗饲料仍保留一些食欲,产奶量下降1/3〜1/2。通常排粪量减少,呈糊状,深绿色。病畜精神沉郁,轻度脱水,若无并发症,其体

4、温,呼吸和脉率基本正常。从尾侧视诊可发现左侧肋弓突起,若从左侧观察肋弓突出更为明显(半刀状突起)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在左侧肩关节和膝关节的连线与第11肋间交点处听诊,能听到与瘤胃蠕动吋间不一致的皱胃音(带金属音调的流水音或滴落音),犊牛还表现为慢性或间歇性臓气。在听诊左腹部的同时进行叩诊,可听到高亢的鼓咅(砰砰声或类似叩击钢管的铿锵咅),叩诊与听诊应在从左侧僦结节至肘结节以及从肘结节金膝关节连线区域内进行。砰砰声最常见的部位处于上述区域的第8肋间至第12肋间Z间。但是也有一部分严重病例的砰砰声可能接近腹侧或后侧,即超过第

5、13肋骨。有的病牛可岀现继发性酮病,表现岀酮尿症、酮乳症,呼出气和乳中带有酗味。1.4临床诊断在听诊与叩诊结合听到砰砰声的区域的直下部进行穿刺检查,穿刺液呈酸性反应(pH值为1〜4),棕褐色,缺乏纤毛虫,可作出明确诊断。直肠检查:可发现瘤胃背囊明显右移和左肾出现中度变位。1.5皱胃左方变位的治疗口前治疗皱胃左方变位的方法有滚转法、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等3利JL5.1滚转法滚转法是治冷单纯性皱胃左方变位的常用方法,运用巧妙时,可以痊愈。具体的方法是使牛右侧横卧lmin,然后转成仰卧(背部着地,四蹄朝天)lmin,随后以背部为轴

6、心,先向左滚转45°,回到正小,再向右滚转45°,再回到正中:如此来回地向左右两侧摆动若干次,每次回到正中位置时静止2〜3min,此时真胃往往〃悬浮〃于腹中线并回到止常位置,仰卧时间越长,从臓胀的器官中逸出的气体和液体越多将牛转为左侧横卧,使瘤胃与腹壁接触,然后马上使牛站立,以防左方变位复发。也可以采取左右来回摆动约3〜5min后,突然一次以迅猛有力动作摆向右侧,使病牛呈右横卧姿势,至此完成一次翻滚动作,直至复位为止。如尚未复位,可重复进行。1.5.2药物疗法对于单纯性皱胃左方变位,当考虑到费用或护理及管理方而的限制而不能

7、进行手术疗法时,可采取药物疗法。药物疗法可口服缓泻剂与制酵剂,应用促反刍药物和拟胆碱药物,以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胃肠排空。此外还应静脉注射钙剂和口服氯化钾。若存在并发症,如酮病、乳房炎、子宫炎等,应同吋进行治疗,否则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注意:病畜经药物治疗,滚转法治疗或药物与滚转法相结合的治疗后,让动物尽可能地采食优质干草,以增加瘤胃容积,从而达到防止左方变位的复发和促进宵肠嫦动。1.5.3手术疗法在左腹部腰椎横突下方25〜35cm,距第13肋骨6〜8cm处,作垂直切口,导岀皱胃内的气体和液体。然后,牵拉皱胃寻找大网膜,将大网

8、膜引至切口处,用长约Im的肠线,一端在真胃大弯的大网膜附着部作一褥式缝合并打结,剪去余端带有缝针的另一端放在切口外备用。纠正皱胃位置后,右手掌心握着带肠线的缝针,紧贴左内腹壁伸向右腹底部,并按助手在腹壁外指示真胃正常体表位置处,将缝针向外穿透腹壁,曲助手将缝针拔出,慢慢拉紧缝线。然后,缝针从原针孔刺入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