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记者走基层的思想自觉

树立记者走基层的思想自觉

ID:43966783

大小:2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树立记者走基层的思想自觉_第1页
树立记者走基层的思想自觉_第2页
树立记者走基层的思想自觉_第3页
树立记者走基层的思想自觉_第4页
树立记者走基层的思想自觉_第5页
资源描述:

《树立记者走基层的思想自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树立记者走基层的思想自觉建立记者“走基层”常态化机制,不可否认需要建立考核机制等外部因素来强化。然而通过2012年参与策划并具体实施的丹东日报“老刘小刁走基层?山村行”大型采访活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记者是走基层的主体,避免走基层“一阵风”、杜绝短期行为,关键在于树立记者的思想自觉,让“走基层”成为记者的一种行为自觉。“走基层”本来就是新闻记者的本分,也是最基木的职业要求。因为作为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只有深入基层采访,才能发现鲜活的、有价值的新闻索材,才能写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走基层”之所以被自上而下地强调、号召、动员,某种意义上说明一些记者在思想上没有树立起甚至丢掉

2、了走基层的意识和自觉,采访屮投机取巧走捷径,不愿意沉下去,而热衷于跑机关、泡会议、编材料。这些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走基层”不仅走不出质量,更不能持久。2012年上半年,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果,结合平时采写的一些“三农”方面的稿件,我们深深感到,肇始于农村的改革历经30多年,丹东的农村、农业、农民到底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化?取得了哪些成就?还有哪些不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经丹东H报编委会批准,策划实施了“老刘小刁走基层?山村行”大型采访活动。该活动从2012年6月11日到10月20日,丿力时120多天,记者先后走遍了丹东辖内宽甸、凤城、东港和大

3、孤山经济区的50余个乡镇,深入200个行政村,行程超过5000公里。反思此次走基层活动,我们感觉冇以下收获。1・解决了“为谁服务”的思想问题。记者深入不下去,不愿意走基层,釆访写稿急功近利走捷径,有的同志总是以工作忙、考核任务重、没时间等理由为自己开脱。通过此次走基层我们感到,上述理由都站不住脚,沉不下去的主要原因还是思想认识问题。一旦思想认识问题解决了,时间和机会都会有的。党的新闻事业根木宗旨是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只有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切实树立为人民服务,为基层服务的态度,我们才能形成走基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120多天的“走基层?山村行”期间,我们走到田间地

4、头倾听农民的心声,坐在农家炕头感受农民的幸福与疾苦。喝一口井水,吃几顿农家饭,和老乡拉上儿段家常,我们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给“三农”带来的巨大变化,也真切感受到民生疾苦和百姓期盼。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脱胎换骨的发展、农民生产生活今非昔比的飞跃,感染和感动着我们,也激发我们的灵感和动力,鞭策我们深入再深入、发掘再发掘。其间,我们采写、刊发反映“三农”的各类稿件80多篇,深受广犬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刖友的欢迎,也深受城市广大读者的期待和喜爱。2•解决了“要我下为我要下”的主观问题。一定要让记者体会到,好的素材在基层,好的新闻来自基层,来自基层的新闻才是最真实、最受

5、老百姓喜爱和欢迎的。我们在“走基层?山村行”中深刻体会到,基层的“活鱼”真多,和农民在一起感受事物最深刻,认识“三农”更立体、真实、真切。记得我们在宽徇双山子镇采访时,晚饭后来到一农家小超市,与店主唠嗑期间,猛听外面“砰”的一声。我们问“不过年不过节的,放什么炮呢?”店主笑道:这就是“红白喜事”的“集结号”,群众戏称之为“信号弹”。平时我们也听说过农村人情往来给农民带来沉重负担问题,但“红白喜事信号弹”述是第一次听到。于是,我们就此问题对店主进行了深入采访。店主称他是一名退休教师,每月退休工资近4000元,还开着小超市,他对农村名目繁多的随礼风都有点招架不住,何况普通村

6、民呢?说着店主拿出他家的随礼礼单,仅当月礼钱就支出3000多元。当夭晚上我们就以《一位退休教师的礼单》为题,报道“随礼风”给广大山村村民带来的经济负担。报道刊发后,也引起了当地政府极大的重视。在农村基层,我们感到握着农民的手,握的是真实,交流的是暖流,感受的是农民真情实意的喜与忧。虽然苦和累,但我们有着抓住“活鱼”的兴奋和满足。宽甸振江镇绿江村以花为媒,按季节在江湾处种植几百亩油菜,吸引不少“驴友”自发来这里观赏漂亮的油菜花和秀美山水。我们以《油菜花引爆旅游热》为题对该村发展旅游进行了报道。报道见报后不久,正赶上端午节。在3天小长假里,到绿江村的旅客竟破天荒达到4万人。

7、村里的蔡书记给记者打來电话,高兴地说:“你们的报道,又帮我们村民的旅游收入提高一大块。”听到这些,我们苦累早已烟消云散。在这次大型采访活动中,我们白夭采访、晚上写稿发稿,共采写有分量的稿件近80余篇,其中反映山乡巨变的《北江村嫗变》、《今日老人沟》、《走出资源枯竭的怵I惑》等一批带着露水珠的鲜活新闻受到了读者的关注和好评,一段时间里,很多乡镇都打电话到报社编辑部:“老刘小刁啥时候到我们镇啊?”很多农民朋友一听我们“自报名号”,就知道“老刘小刁”。农民的欢迎和读者的期盼,激励也鞭策着我们迈开双脚,自觉自愿地走基层。3•解决了“变职业耍求为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