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节本栽培模式研究

水稻高产节本栽培模式研究

ID:43966821

大小:73.2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7

水稻高产节本栽培模式研究_第1页
水稻高产节本栽培模式研究_第2页
水稻高产节本栽培模式研究_第3页
水稻高产节本栽培模式研究_第4页
水稻高产节本栽培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高产节本栽培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水稻高产节本栽培模式研究摘要:为了探索南召县水稻高产节本栽培模式,特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生产条件下,要实现水稻大幅度增产的途径是:适当降低用种量,培肥秧田,提高秧苗素质,合理密植,适量氮肥,平衡施肥。种植杂交中稻实现700kg/667m2以上高产的优化方案是:667m2大田备秧田40〜47m2,培肥土壤,播种0.3〜0.5kg,本田插1万〜1.2万穴,施纯氮11.5〜12.5kg,氯化钾4〜6kg,硫酸锌lkg0施肥方法:65%左右氮肥、全部磷钾肥和锌肥底施,30%左右氮肥,返青后作分篥肥,5%左右氮肥于拔节前(7月20日左右)追施。关键

2、词:水稻;高产节本;栽培模式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5)13-40-02南召县水稻生产上农民普遍采取“瘦秧、稀植、高氮”栽培模式,成本高、污染重、品质差,一般单产在500kg/667m2左右徘徊。在当前生产条件下,为了探索水稻产量再上台阶的途径,笔者于2014年开展了水稻高产节本栽培模式研究。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水稻品种为Y两优一号。1.2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回归旋转设计,选取秧田不同播种量、本田不同栽插密度、不同施氮量3个因子(分别用xl、x2、x3表示进行编码,见表1)。试验设10个

3、小区,每小区面积67m2,区间筑境,境上包裹薄膜,避免田水区间串流。表1试验因素与水平编码冰平&秧田不同播种量xl(kg/47m2)&本田不同栽插密度x2(万/667m2)&ainp;本田不同施氮量x3(kg/667m2)&+l&0.9&1.2&16・5&0&0.6&0.9

4、年在南召县白土岗镇圣井村北庄组一农户稻田进行,秧田选用菜园地,壤土,4月21日播种,地膜覆盖旱育秧。本田沙壤土质,中等肥力,6月口单株栽插,秧龄51d,底肥667m2施50kg碳鞍、5kg氯化钾,其余氮肥折尿素分2次追施,6月19日(栽后8d)结合化除追施70%,7月18日追30%(同时追5kg氯化钾)。其它管理均由农户按习惯方法进行。10月5日收获计产。1.4统计分析本试验重点对秧苗素质、生育期、分菓成穗、穗粒性状进行考察,对产量效益进行分析。2结果与分析2.1试验结果与回归模型的建立试验结果详见表2,根据各处理的实际产量结果,应用正交回归旋转设计

5、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出产量Y与各因素(xl、x2、x3)间的数学模型为Y二570・40x2+5x2・35x3,经方差分析,求得F:xl=4.8,x2=0.07,x3=3.4,理论F0.1=4.54,求得X1F值>4.54,达到显著水准。从所得回归方程可以看出,本试验三因素中,增产效应大小依次为秧田播种量〉施氮量〉密度。三因素中秧田播种量和本田施氮量与产量呈负相关,即随着各因素由下水平增加到上水平时均起相反作用,造成减产;密度呈正相关,但作用较小。表2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回归旋转设计试验结果[试验号&因素、水平&产量(kg/6

6、67m2)&xl&x2&x3Stamp;l&+l&+l&+l&480&2&+l&+l&-l&560&3&+l&-l&+l&530&4&+l&-l&-l&550&5&-l&+l&+l&540&6&-l&+l&-l&720&7

7、&-l&-l&+l&590&8&-l&-l&-l&590&9&O&O&O&580&10&O&O&O&590&]2.2拟合度检验查表得F0.05(1.4)=7.7,F0.K1.4)=4.54,由于F=0.019注:种子价格按100元/kg计,纯氮价4.5元/kg,稻谷价37U/kgo2.4优化组合及可行性分析2.4.1优化组合回归方程模拟结果与实产趋势一致,

8、最优因素组合为xl=-l,x2=+l,x3=-l,即种植杂交中稻获得700kg/667m2以上产量,最佳栽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