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ID:43967823

大小:1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7

探究式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探究式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探究式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究式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式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中学语文论文探究式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张静语文素养关系到中职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些是中职生走上社会的必备技能。然而,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并不适合现在的中职生。中职语文教师需要提供更为新颖的语文课程。而探究式学习能够帮助中职语文教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接下来,本文具体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的重要原则探究式教学遵循多个重要原则,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列举以下几点重要原则,并进行简略说明。(-)部分探究与全部探究相结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教师主要是给出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例子和提示,学生则通过观察、探究、分析得出原理

2、和结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备课;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安排。比如,《静女》一文难度较高,教师可以在讲解部分知识后让学生去部分探究,而一些难度不大的课文,比如登高就可以让学生全部探究。(二)实践性与创新性。只有通过实践,教师才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进行创新,完善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拘泥于理论模式,要注重实践和创新,寻找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法。二、如何在中职语文课堂上应用探究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结合教学实例,将探究式教学实际运用到课堂中呢?(-)设置情境,兴趣引导学习。探究式教学着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教师的适时带动必不可少。

3、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实际内容设计合适的导入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时,学习效率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例如,我们在学习自读课文《窦娥冤》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电视剧《窦娥冤》的相关片段,让学生从视频中看到窦娥的悲惨和冤情,看到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体会封建社会女子的心酸与无奈以及国人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的强烈愿望。通过视频的观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创新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在讲课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例如,在讲《雷雨》的过程中z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讨论文

4、中主人行为的对错,并表达自己的看法。下面是一则简短的课堂实录:师:你认为《雷雨》中繁漪的行为是对还是错?A组学生:繁漪是为了追寻爱情•………B组学生她的爱情不过是跨越了道德并且,她所谓的爱情充满了占有欲……在这种针锋相对的气氛中,学生对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又多了一些了解。分组讨论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但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尝试创新。例如,在课堂中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视频,或者让学生以—个竞赛的方式学习,老师给予优胜者一定的鼓励。在课堂中,教师还可以给岀f社会事件、或者身边的事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来发散学生的思维,或者朗诵诗歌让学生进行鉴赏等。三、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

5、决方法探究式教学着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两个问题。(-)学生在学习时态度散漫。部分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难以长时间集中精神。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能或产生发呆、走神、看课外书等各类情况,导致学习效率反而变得低下,无法达到应有的课堂效果。面对这种情况时,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意义所在,让学生能够注重的学习。在课堂中,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让学生尽可能的集中精神。(二)难以控制课堂时间。中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而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因此很难控制自主学习的时间,常常造成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够用。进而导致部分学生浪费时间,而另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时间不足,导致学习

6、效率降低。面对这种情况,中职语文教师需要课前仔细备课,熟悉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课后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一定了解。在课堂中,教师则需要结合两者具体情况,给学生规定具体的时间,并安排相应的其他任务使学生的时间得到合适的、充分的利用。结语:探究式教学如果运用得当,课堂效率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实践与创新必不可少。希望广大教学者能够不断努力,不断完善探究式教学,培养高素质学生。参考文献:[1]李学宏.素质教育在中职语文中的实施[I].科技信息.2006(9).[2]程晓燕.浅谈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研究[J].学周刊A版,2014⑺.张静,教师,现

7、居河北黄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