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响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响度)的因素

探究影响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响度)的因素

ID:43968021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探究影响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响度)的因素_第1页
探究影响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响度)的因素_第2页
探究影响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响度)的因素_第3页
探究影响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响度)的因素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究影响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响度)的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影响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响度)的因素1、提出问题: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响度)可能1)、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冇关;2)、与人离声源的距离有关。2、猜想或假设:1)、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人离声源的距离越近,人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大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用控制变量法)如,探究1)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的关系:考虑让人与声源的距离相同,使声源的振幅不同,看在声源的振幅大小不同时,听声音响度大小的情况怎样?探究2)响度与人离声源距的离大小关系考虑让声源的振幅相同,使人离声源距离不同,看在人离声源的距离大小

2、不同时,听声音响度大小的情况怎样?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探究1)选一只鼓,在鼓上放一小纸屑,让人离声源的距离0.5米(不变),(1)第一次轻轻地敲击一下鼓,看到小纸屑跳起(如0.5厘米),听到一个响度不太大的声音;(2)第二次重重地敲击一下鼓,看到小纸屑跳起(如1.5厘米),听到一个响度很大的声音。结论:人离声源的距离相同时,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探究2)的实验过程与上类似。结论是:声源的振幅相同时,人离声源的距离越近,人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大。5、自我评估:这两个结论经得起验证。如,我们要让铃的声音很响,我们可以

3、用力去打铃;汽车鸣笛,我们离汽车越近,听到的声音越响。6、交流与应用如果我们声音小了,听众可能听不见我们的说话声,我们可以考虑:1)让说话的声音大一些(声带的振幅大了);2)与听众的距离近一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提出问题.平而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口纸,火柴,实验步骤.一,在桌面上平

4、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血i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肓线上.二.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屮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而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三.拿下遮光纸,在平而镜的背后放上一只耒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彼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四.川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

5、分别最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5.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止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彖更加明显.课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谋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6.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R平分.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屮自

6、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静的水而其实也是平而镜.等等.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目的:验证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確码,刻度尺,秒表。实验原理:1.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2.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

7、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4.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血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Z间的摩擦力。实验步骤: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Z间的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砥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Z间的压力;把棉布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改变木块与长木板的接触面,从而改变接触面积。

8、实验数据: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Z间的摩擦力:0.7N2.在木块上加50g的抵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Z间的摩擦力:0.8N3.在木块上加200g的砥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Z间的摩擦力:1.2N4.在木板上铺上棉布,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Z间的摩擦力:1.1N5.加快匀速拉动木块的速度,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