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救生舱设施

井下救生舱设施

ID:43972844

大小:49.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17

井下救生舱设施_第1页
井下救生舱设施_第2页
井下救生舱设施_第3页
井下救生舱设施_第4页
井下救生舱设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井下救生舱设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井下救生舱设施一、简介矿难发生后,在恶劣的井下环境中,为被困人员提供一个隔绝的安全场所,配备各种必需装备,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被困人员的生命,大大增加被困人员逃生和成功救援的几率救生舱舱体使用高强度钢材为材质,通过高质量焊接,防止外部环境伤害(爆炸冲击波、透水、高温、巷道有害气体渗入等);舱内配备各种装备,维持舱内生存环境(供氧、监测舱内外环境、去除有害气体、供食、供水、满足卫生需要等)。许兴民讲稿二、救生舱的组成1.结构组件救生舱主舱体顶部为弧形,底部为矩形,底部设有拖橇便于搬运。主舱体采用加强筋框架,

2、框架内外各有一层高强度钢板,两层钢板之间填充高效隔温材料,达到防爆、防水、气密的目的。主舱体分为正压设计,可有效阻止舱外有害空气随被困人员进入舱内;生活舱内设有座椅供被困人员休息、等待救援;设备舱放置氧气瓶、蓄电池等设备。主舱体之外又设有空调舱,在矿难后断电时通过热交换管线与主舱体连接,吸收主舱体热量、水汽,调节主舱体舱内空气温湿度。许兴民讲稿2.供氧组件供氧组件设在主舱体内,用于维持舱内人员呼吸。供养方式有三种,一是通过矿内压缩空气管线供氧;二是通过主舱体内储藏的高压氧气瓶供氧;三是化学制氧,通过氧

3、烛制氧或氧气再生药板制氧供氧。可同时采用一种或多种供氧方式。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有相应的手段调节供养速率、氧气浓度。许兴民讲稿3.舱内外环境监测组件使用传感器,监测舱内外的压力、温湿度、气体(O2、CO2、CO、CH4、H2S以及救生舱所在煤矿曾经出现过的有毒气体)浓度;同时,传感器将监控数据传输到监控分站,通过监控分站自动控制、调节舱内环境参数许兴民讲稿4.有害气体去除组件救生舱采用正压设计,有效防止有害气体进入舱内;舱内配有有害气体吸附剂、吸湿剂,有效去除有害气体5.其它空调、食物和水、蓄电池、急

4、救箱、免冲洗打包马桶、照明装备、通讯装备、舱外声光示踪装备等许兴民讲稿三、救生舱的特点1.优异的结构独特的加强筋设计,大大增加安全性独特的弧形顶设计,抗压能力增强且便于排水隔温夹层,强悍的防火耐高温性能良好的气密性舱体体积小,便于运输多出口设计,除舱门外,另设两个逃生口;舱门打不开时可通过逃生口进出许兴民讲稿2.多种供氧手段,任意选用一种或多种矿内压缩空气管道,可无限供氧舱内压缩氧气瓶供氧,稳定安全化学制氧(氧烛或氧气再生药板),紧急情况下制氧许兴民讲稿3.正压设计正压设计,阻止舱外有害气体进入生活舱

5、配有压缩空气瓶,提供足够的压缩空气,支持多次进出救生舱4.安全、舒适的舱内环境供氧时间长,可供10人使用超过120小时供氧方式多样,包括矿内压风管、压缩氧气瓶、氧烛(或氧气再生药板)充足的有害气体吸附剂和除湿剂配备空调,即使断电仍可将舱内温度维持在29摄氏度许兴民讲稿5.有效的舱内外环境监测手段多传感器,可监测舱内外温湿度、压力、气体(包括O2、CO、CO2、CH4、H2S以及矿山出现过的其它有害气体)浓度监控分站收集传感器的监控数据,自动调节舱内气体环境配有便携式多用途传感器,供被困人员出舱时使用储

6、备电力可供舱内传感器和监控分站使用超过10天许兴民讲稿6.充足的生存必需品食物饮用水急救箱常用药品7.完善的生活装备舒适的座椅免冲水打包厕所垃圾箱许兴民讲稿四、国外应用2006年,也是在西弗吉尼亚州发生了一场矿难。这次矿难后,该州政府和美国劳工部矿山安全与健康管理署出台了新的矿山安全管理规定,美国国会也通过了“2006年矿工法”。此后,无论是州级的规定还是全美的法案都要求煤矿必须在矿井内设置气密性紧急救生舱。在本矿难的营救过程中,全美国都把失踪者能够生还的希望寄托在煤矿内的两个密封救生舱上,因为那里有

7、医用级氧气和二氧化碳洗涤剂器维持可呼吸空气,还有事先储备的食物和水。救生舱为密闭的空间,能抵御事故发生时的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能为被困矿工提供维持生命的必需品,还有通讯监测设备,引导外界救援。许兴民讲稿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型重点煤矿都安装了救生舱。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南非等国的煤矿灾后救护中,救生舱也成为一项重要装备。2006年,在澳大利亚的一次矿难中,两名矿工在被困井下13天后获救,原因就是他们在矿井千米深处的救生舱里得到了维持生命的必需品,为救援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类似的“神话”也曾在加

8、拿大上演过,该国一矿井发生大火,70名矿工被困。矿工们成功躲进了救生舱里,并最终全部获救。南非的例子更具有说明性。2003年南非的某矿发生停电事故,当时井下共有3400多人,结果死亡了9人,280人是救护队从井下的各个救生舱里救出的。许兴民讲稿当然,救生舱也不是万能的。救生舱在严重透水的情况下所起的作用不大,因为水压较大的情况下,舱门会很难打开。虽然不论是矿用钢制救生舱还是可充气式救生舱都能够抵御一定的外力冲击,但是其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把全部希望都放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