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4果蝇饲养与观察

实验14果蝇饲养与观察

ID:43973759

大小:2.29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10-17

实验14果蝇饲养与观察_第1页
实验14果蝇饲养与观察_第2页
实验14果蝇饲养与观察_第3页
实验14果蝇饲养与观察_第4页
实验14果蝇饲养与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14果蝇饲养与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14.果蝇饲养与观察1.了解果蝇生活史中各阶段的形态特点;2.识别雌雄果蝇及常见突变类型;3.掌握果蝇饲养与杂交技术。一、实验目的果蝇:野生型、白眼、黑檀体、残翅、白眼小翅焦刚毛用具:解剖镜、放大镜、小镊子、麻醉瓶、白瓷板、瓷缸电子天平、电炉。试剂:乙醚、酒精、玉米粉、酵母二、实验材料、用具及试剂3.1果蝇的生活史及形态特征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2n=8)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与家蝇是不同的种。三、实验内容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为完全变态。最适温度:20-25℃生活史周期:12-15day(20-25℃)10day(26℃)5

2、7day(10℃)交配产卵:羽化8-12h交配羽化两天后产卵成虫存活:15day(25℃)3.1.1生活简史三、实验内容羽化后的雌蝇12小时后开始交配,两天后产卵。卵长0.5mm,为椭圆形,腹面稍扁平,被绒毛膜,在背面的前端伸出一对触丝(filament)卵能附着在食物(或瓶壁)上,不致深陷到食物中去。3.1.2卵的形态与特征三、实验内容三龄幼虫4.5mm在培养基上作沟穿孔卵孵化后,经过两次蜕皮发育成三龄幼虫,体长4-5mm。可见头部(前端稍尖部分)、口器(黑点)和唾液腺(口器后一对透明长袋),躯体后半部上方的两侧,透过体壁可见一对生殖腺,精巢大而黑、卵巢小而浅,为♀♂鉴别依据。幼虫活动力强而

3、贪食,在培养基上爬行时留下很多条沟,沟多而且宽时,表明幼虫生长良好。3.1.3幼虫形态与特征三、实验内容幼虫生活7-8天准备化蛹,化蛹前从培养基上爬出,附着在瓶壁上,逐渐形成一梭形的蛹。蛹前部有两个呼吸孔,后部有尾芽,起初蛹壳颜色淡黄而柔软,之后逐渐硬化,变为深褐色。深色硬化蛹表明即将羽化。3.1.4蛹的形态特征三、实验内容3.1.5成虫的形态与特征幼虫在蛹壳内完成成虫体型和器官的分化,最后从蛹壳前端爬出。刚从蛹壳羽化出来的果蝇虫体较长,翅膀尚未展开,体表尚未完全几丁质化,故呈半透明的乳白色。透过腹部体壁,可以看到黑色的消化系统。不久,虫体变为短粗圆形,双翅展开,体色加深。如野生型初为浅灰色,

4、然后呈灰褐色。三、实验内容果蝇生活周期长短与温度关系很密切。30℃以上能使果蝇不育和死亡,低温使其生活周期延长、生活力下降,果蝇培养最适温度为20-25℃。10℃15℃20℃25℃卵幼虫8天5天幼虫成虫57天18天6.3天4.2天从表中可以看出,25℃时,从卵到成虫约10天;在25℃时成虫约活15天。3.1.6温度与生活史三、实验内容1、生活史短,20-25℃下一个世代约12-15天;2、繁殖率高,一对果蝇可产卵400-500只;3、饲养方便;4、突变率高;5、形态容易辨认。3.1.7果蝇的优点三、实验内容3.1.8果蝇的寄生虫——螨虫三、实验内容头部:有一对复眼,三个单眼和一对触角。胸部

5、:有三对足,一对翅和一对平衡棒。腹部:背面有黑色环纹,腹面有腹片,外生殖器在腹部末端,全身有许多体毛和刚毛。三、实验内容3.2.形态构造3.3成虫雌雄鉴别雌果蝇雄果蝇体形较大体形较小腹部椭圆形,末端稍尖腹部末端钝圆腹部背面有明显的五条黑色条纹腹部背面有三条黑色花纹,前两条细,后一条宽且延续至腹面腹部腹面有明显的6个腹片(刚毛围成一圈)四个腹片无性梳第一对跗节基部的一节有性梳外生殖器外观比较简单外生殖器外观较复杂,刚羽化的幼蝇用低倍镜可明显观察到生殖弧、肛口板及阴茎三、实验内容♀♂个体大小腹纹53腹部末端尖圆性梳无有3.3.1雌雄识别要点三、实验内容♀个体大、♂个体小3.3.1雌雄识别要点三、实

6、验内容♂有性梳、♀没有3.3.1雌雄识别要点三、实验内容♂腹纹3条,末端圆;♀腹纹5条,末端尖♂。3.3.1雌雄识别要点三、实验内容成体果蝇雌雄性别的辨别♀体生殖孔空;♂体交配器圆3.3.1雌雄识别要点三、实验内容3.4果蝇基因组与性别决定三、实验内容染色体组成2n=8核内有丝分裂:不涉及细胞核分裂的染色体分裂方式体联会:唾腺细胞染色体经多次复制却不分开,依旧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就象减数分裂中的联会现象一样。染色体组:2n=2x=8,x=4。连锁群:4对染色体携带基因;连锁群=4。3.4.1果蝇基因组为XY型,但Y染色体在性别上不起决定作用,只与育性有关。含有Y染色体可产生正常配子,不含Y染色体则

7、配子不育;性别受性指数决定。X/A=1为雌性;X/A=0.5为雄性;X/A>1为超雌;X/A<0.5为超雄;0.5<X/A<1则为中间性。雌雄基因平衡理论:X染色体上有很多雌性基因,常染色体上有很多雄性基因,Y染色体上很少或没有与性别决定有关的基因,因此性别决定于基因的平衡。3.4果蝇基因组与性别决定三、实验内容3.4.2果蝇性别决定X染色体上有141个基因;第2染色体上有228个基因;第3染色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