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科学素养

提高科学素养

ID:43979559

大小:136.50 KB

页数:65页

时间:2019-10-17

提高科学素养_第1页
提高科学素养_第2页
提高科学素养_第3页
提高科学素养_第4页
提高科学素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科学素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提高科学素养思考与练习1.了解科学素养认识的发展过程。2.认识科学素养的内涵。3.谈谈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提高科学素养一.素质与素养二.关于科学素养三.提高科学素养的意义四.科学素养的测量五.物理教育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一.素质与素养1.素质与素养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一个人某方面的素质很高,但他这方面的素养则不一定高,反之亦然。2.素质的含义事物本来的性质;专指“素养”;心理学专有名词:“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一.素质与素养3.素质的概念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相

2、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广义的素质教育”概念,它包含平常说的知识、能力和“狭义的素质”。“狭义的素质”:与知识、能力相并列的、并使知识与能力能够得到更好发挥的那个因素。一个人自发的行为规范素质教育的内涵,它们侧重的首先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是创新意识;再次是人的可持续发展。一.素质与素养4.素养的概念从内涵上,“一个人面对问题时的视野和底蕴”。从培养上,素养的培养,属于知识传授的大范畴,是培养对象对知识信息的接收和加工的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从实践中,素养是一种“知识力量”;素质是一种"人格力量",是将被其行

3、动证实的力量,它会给人带来信任与保证。二.关于科学素养科学素质:是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等素质中的一部分,是指人们在获得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指一个人具有用科学观点认识和描述客观世界的能力,具有在科学方法的启示下养成的科学思维习惯,具有从公民角度处理与科技问题有关事务的能力。核心是科学方法与科学思想。二.关于科学素养1.scientificliteracy的形成与发展⑴.美国哈佛大学校长Canant1952,《科学中的普通教育》首次提出。⑵.1958年,Hurd,《科学素养:对美

4、国学校的意义》:理解科学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⑶.60年代中期,美国威斯星大学科学素养研究中心配勒(pella)对科学素养的概括:科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科学的伦理,科学的本质,学科知识,科学和技术,人文中的科学。1966年,美国一批学者根据1946—64年间的文献调查,论述了“科学扫盲”的内容,揭示了科学素养的六个范畴:①“概念性知识”——构成科学的主要概念、概念体系或观念。②“科学的理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③“科学的伦理”——科学所具有的价值标准,亦即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的行为规范,也称为科学态度或科学精神。④“

5、科学与人文”——科学与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文化要素的关系。⑤“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政治、经济、产业等诸侧面的关系。⑥“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及差异。二.关于科学素养1.scientificliteracy的形成与发展⑷.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索尔特(showalater)等人对科学素养进行了又一次概括,提出科学素养包括7个维度:科学的本质,科学中的概念,科学过程,科学的价值,科学和社会,对科学的兴趣,与科学有关的技能。⑸.进入80年代,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的目标被明确的提出。

6、1980年,耶格(obert.E.Yager)《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教育在综合中的趋向》1983年,国际公众科学素养促进委员会中心主任、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勒(JonD.Miller)教授建议,公众的科学素养至少应该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①认识和理解科学术语和概念。②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了解。③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二.关于科学素养1.scientificliteracy的形成与发展⑹.80年代中后期,科学素养由目标层次转向教育内容美国科学促进委员会(AAAS)发起了“2061计划”,这一计划的中心任务是

7、培养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把科学素养定义为:“具备并能运用科学、数学和技术学的知识做出有关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决策。”二.关于科学素养2.科学素养的内涵⑴西方认识科学素养内涵的发展。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把科学素养的内涵理解为着重于科学知识的掌握。20世纪50——70年代中后期,科学素养的含义不仅是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掌握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60年代以后,“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已扩充为科学素养的内涵,与50年代相比较,有明显的变化,这主要是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进

8、入80年代,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的目标被明确的提出。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NSTA)在1982年发表了题为“科学—技术—社会:80年代的科学教育”的年度报告。认为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应“能运用概念、过程技能和价值于问题决策中,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关系”。与60和70年代的科学素养概念相比有两个特点:第一,强调了“技术”,并放在与“科学”同等重要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