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干扰素加全身化疗治疗多耐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

γ—干扰素加全身化疗治疗多耐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

ID:43991252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γ—干扰素加全身化疗治疗多耐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_第1页
γ—干扰素加全身化疗治疗多耐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_第2页
γ—干扰素加全身化疗治疗多耐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_第3页
γ—干扰素加全身化疗治疗多耐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γ—干扰素加全身化疗治疗多耐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Y—干扰素加全身化疗治疗多耐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作者:刘晓燕袁容來源:《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第13期【摘要】U的:观察全身化疗基础上加Y■干扰索雾化吸入治疗多耐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収3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全身化疗,观察组在化疗同时,雾化吸入严干扰素,观察疗效。结果:在治疗6个月和治疗结束,观察组的痰细菌学检查阴转率(分别为75%和10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率(68.75%)高于对照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丫

2、■干扰素;肺结核;全身化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是指同时耐异烟腓和利福平2种,或者还耐其他抗结核药的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重症肺结核病。它具有治疗难度大、治疗时间长、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药物不良反应人,同时也是重要的传染源。中国是肺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现症结核患者中耐药率高达46%,占世界MDR-TB患者的将近1/3[1]。本院于2010年2月-2012年4月期间采取丫■干扰索加全身化疗治疗MDR-TB的患者16例,与以采取全身化疗治疗患者16例做对比,效果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

3、般资料所选32例病例是本院于2010年2月-2012年4月期间收治,其中采取丫・干扰素加全身化疗治疗被诊断为MDR-TB的患者16例(观察组),单纯采取全身化疗治疗患者16例(对照组)。观察组男8例,女8例,年龄19〜55岁,平均(34.3±2・2)岁,病程1〜20年。对照组男9例,女7例,年龄20〜57岁,平均(35.2±2.1)岁,病程1〜18年。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同时耐利福平、异烟月井或及2以上药物(以痰结核菌培养+药敏为依据);(

4、2)病例经X线证实肺内有病变,伴有空洞;(3)无免疫缺陷病、近期无使用免疫抑制剂史。排除标准:排除其他系统疾病和精神病史者。1.2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均给予3DVThAE/15DVThE的方案行全身化疗[2](D为对氨基水杨酸异烟月井,V为左氧氟沙星,Th为丙硫并烟胺,A为阿米卡星,E为乙胺丁醇),所有药物均按常规剂量和用法使用,全程督导治疗,前3个月强化治疗期,后15个丿J为巩固期。观察组在化疗同时,每周3次雾化吸入丫・干扰素,每次3MU,连续6个月。观察项目为:(1)每月肝、肾功能检杳,血常规检杳一次;(2)

5、痰菌检查,强化期间每月连续3次痰涂片,痰培养1次;巩固期间每3个月连续3次痰涂片,痰培养1次;(3)X片检查,强化期间每月1次,巩固期间每3月1次。1.3疗效评定根据2005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临床诊疗指南评定⑶。(1)细菌学:以连续2个月痰菌阴性而且不再复阳为阴转。(2)X线片:病灶吸收2原病灶1/2为显著吸收;病灶吸收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2结果2.1痰菌阴转情况在治疗屮间和治疗结束,观察组的痰细菌学检杳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2病

6、灶、空洞转归情况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病灶吸收率(显著吸收+吸收)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看出,观察组要强于对照组。见表2。2.3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和比,有效率显著高丁•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讨论研究证实肺结核是以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丫■干扰索属于II型干扰索,它主耍由活化的T细胞、NK细胞产生,可以激活巨噬细胞,促进MHC分子表达,促进ThO细胞分化为Thl细胞,抑制Th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無性T细胞成熟及杀伤活性,促进B细胞分化、产生抗体及免疫球蛋白类別

7、转换,激活中性粒细胞,促进NK细胞杀伤活性[4],有研究已显示Y•干扰素通过改善机体免疫机能,可以加快痰结核菌阴转,促进病灶吸收和空洞的闭合,从而使病程缩短[5]。选用射流雾化吸入直接将药液成微小颗粒,可以进入气道深部,使严干扰素随气流进入肺内,弥散沉积于支气管及肺组织,促进广泛接触,提高用药效率[6]。我国结核病耐药情况十分严重,初始耐药率及初始耐多药率在我国占肺结核患者的十分Z一到五分之一[7],可见情形非常严峻。服用药物的早期、规律、联合、全程、适量的抗结核策略,仍是结核病治疗的主导方针。诊断治疗延误、不

8、合理和屮断用药、不接受正规治疗、依从性低、经济负担重、及药品不良反应等是导致多耐药的常见因索。其中患者不能按医嘱规律的用药是国内外学者最赞同的造成多耐药的主要成因[8]。因此结核病治疗的关键就是使患者在治疗屮坚持规律用药、完成相应的疗程。根据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对患者进行直接而视卜督导化疗效果颇佳,而这些不仅可以有护理人员来做,家庭相关人员经过培训也可以实现督导的LI的,使得可操作性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