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突发死鱼成因及防范

池塘养鱼突发死鱼成因及防范

ID:43991271

大小:1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7

池塘养鱼突发死鱼成因及防范_第1页
池塘养鱼突发死鱼成因及防范_第2页
池塘养鱼突发死鱼成因及防范_第3页
资源描述:

《池塘养鱼突发死鱼成因及防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池塘养鱼突发死鱼成因及防范随着池塘高密度驯化养血的推广和普及,单产水平的人幅度提高;养殖季节的泛塘、中毒、突发鱼病等意外风险时常发生,给养鱼户带来了较大损失。1•水质突变引起泛塘成因在单产较高、水质较肥的池塘,盛夏季节浮游植物过量繁殖,特别是蓝藻门的铜绿微囊藻大虽繁殖形成一层翠绿色“湖靛”,一方面蓝藻大量繁殖时,在晚上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消耗大最氧气;另一方面蓝藻死亡示产生的有毒物质可导致鱼肝脏出血。蓝藻的大量繁殖死亡后引起水质突变,不仅造成缺氧泛塘,述町产生很强的毒素,使池鱼缺氧小壽而死。防范措施:

2、在蓝藻没有引起水质突变以前,养鱼户要高度重视,每犬巡塘2〜3次,及时学握水质变化,防患于未然。采取以下措施,谨防水质突变:一是排水。当蓝藻大量繁殖时,要选择晴天中午排放池水1/2左右。二是药物处理。当水排出1/2后,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0.7毫克/升全池泼洒。三是注水引种。施药后3〜4小时,向池内注水,最好先注入其他池塘没存蓝藻、水质较好的水10〜20厘米深,然后加入井水或河水,恢复到原来水位。2.清展缺氧泛塘死鱼成因一是在水质较肥、密度较人的池塘,午后或傍晚雷阵雨或急暴雨,致使第二天凌晨

3、严重缺氧死鱼。二是高产驯化养鱼的池塘,傍晩的最后一顿投喂过饱,夜间消化食物大量消耗溶氧,造成第二天凌晨缺氧浮头死他。三是夏秋高温季节,山于池水过肥、密度较人,白天光照不好,溶氧消耗明显人于光照产氧,致使池氧消耗殆尽,第二天凌晨缺氧。如耒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常造成泛塘。防范措施:一是出现轻度浮头,即有声响吋,鱼立即下沉水中,应立即开增氧机或加注新水。二是出现严重浮头,鱼受惊吓不下沉,游动无力,部分鱼腹部朝上,这时不能开增氧机或人为大声喧哗、搅水,而应立即加注新水,并使注水管与水面平行缓流入(不宜将注

4、水管抬高,激起浪花),最好形成全池的圆圈循环,使鱼聚集在水流的两侧,得到尽快缓解。鱼出现浮头吋,如果无增氧机又无注水条件,应立即施用化学增氧剂(鱼浮灵),并施放在鱼浮头的密集处。2.用药不当造成死鱼原因一是清塘后残存药物毒害。药物清塘后毒性没有完全消失时即投放鱼苗,如养鱼户在春秋季节用清塘净(主要成分是五氯酚钠)清塘,由于水温较低,清塘净的毒性挥发较慢,毒性尚存就放入仇苗。二是全池泼洒防治仇病用药失当,全池泼洒漂白粉或其他杀菌剂造成池鱼死亡。施药方法不当,药物没有充分溶解,未溶解部分被鱼谋食,泼泗漂白

5、粉易出现这种怙:况。施药时间不当,早晨池塘缺氧,鱼本来呼吸困难,这时施用杀菌药物刺激,使部分体质较弱的鱼死亡。夏季屮午高温时施药,由于表层的水温很高,药物反应速度加快,毒性增加,极易产生药害,引起鱼类中毒死亡。三是全池泼洒硫酸铜或铜恢合剂吋,没有根据水温、水的肥度来灵活掌握,而是按固定浓度(0.7毫克/升)泼洒,造成药害,使鱼屮毒死亡。防范扭丿施:一是把好清塘后药物残毒的安全期。川约物清塘时,可川木耙将池底翻动1〜2遍使药物快速分解;在注水后放鱼前取池水放鱼试养2〜3天。二是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药物充

6、分溶解后再泼入池中,泼洒均匀。三是选好施药时间。用药应在晴天8:00〜10:00或15:00〜16:00,要在喂鱼示泼洒,切忌在池塘缺氧其至浮头时泼药。四是准确把握用药量。根据水质、水温及药物的理化性质,学握止确的用药量。使用硫酸铜或铜铁合剂时,要注意水清、温度高时用药量要少,水温低、水质肥时用药量要加人,这样才能做到药到病除,又不至于产生药害。3.屮毒引起的鱼类突然死亡一是氨中:毒。多发牛•在冬季或早春,其表现为突然发主不明症状的人批量死亡。主要原因是淤泥过厚或施肥不当,解决方法是换池或换水。二是农

7、药中毒,农药流入池塘致使鱼死亡严重。由于无法救治,应杜绝含有农药的水进入池塘。2.操作不当引起的鱼类突然死亡在春节或商品鱼销售时,鱼暂时存入网箱内,由于方法不当,造成鱼在网箱内高密度聚集,相互挤压;特别是沉入池底的封闭网箱,在风浪的作用下,血顶浪聚集,造成局部严重缺氧,使龟大量死广,损失惨重。防范方法:小心操作,避免密度过人。3.鱼病引起的鱼类突然死亡由于鱼病引起鱼类突然死亡是比较常见的,在高产驯化养鱼中,做好鱼病预防工作是提肓养鱼经济效益的重耍措施Z—,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方法才能收到预期的

8、养殖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