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历史高考主观题新题型及应对策略

江苏历史高考主观题新题型及应对策略

ID:43992060

大小:2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7

江苏历史高考主观题新题型及应对策略_第1页
江苏历史高考主观题新题型及应对策略_第2页
江苏历史高考主观题新题型及应对策略_第3页
江苏历史高考主观题新题型及应对策略_第4页
江苏历史高考主观题新题型及应对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历史高考主观题新题型及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历史高考主观题新题型及应对策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考的评价形式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体系已逐步渗透到高考试题的命制之中。从江苏历史高考试卷来看,最能反映这一变革趋势的莫过于主观题命题形式的变化。那么,广大高三历史教师该如何应对这一变化,并寻找到和把握住新的高考增长点?我就此谈一些看法。一、主观题形式之新的显要表现:历史习作成为命题的执点小、小、《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

2、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评价建议指出:“撰写历史习作是体现探究性学习成果的内容之一,也是历史学习评价的方式。通过撰写历史习作,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等。”纵观近几年各地的高考历史试卷,不难发现,这一理念和评价建议在主观题中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体现,考查的主要形式是要求考生对某一历史现象发表评论(史论)或撰写史论性小论文。尤其是上海试卷,在这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2003年上海卷首次推出历史小论文,此后几乎每年都会有史论题出现。但“岁岁年年人不同”,从材料到图片、从

3、史实论文到观点立意,年年都有新意,丝毫没有重复单调之感。可以说上海卷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省市的高考命题起到了导向作用。反观江苏试卷,长期以来一直在谨慎地探索之中,但从近两年的试卷来看,这一命题趋向已初露端倪,特别是2011年试卷第22题已有明显体现。试题如下: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材料略)请回答:(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

4、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6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本题是新高考以来在江苏卷中出现的最完整的一道历史习作题,尽管分值不算太高,但史学研究色彩却非常浓厚,给学生运用知识、发散思维、感悟历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显然,此类试题的出现会很自然地让所有有经验的高三老师对今后的历史高考进行揣摩和遐想。总之,历史习作题因为兼具学术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等特点,与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评价建议结合度相当高,所以很受命题专家的青睐。可以说,就江苏历史高考来看,试题变革的序幕才刚刚拉开,一场更大变革的到来恐怕只是时间问题。二、基于试题形式之

5、变化的应对策略1•战略上:谨慎处理好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和备考中的常态应对之间的关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那么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才能转变?学生的探究能力又如何得以提高?固然,因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将对这一转变起着主导作用,但显然,评价方式的变革才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那么评价方式的变革在高考中又如何体现呢?毫无疑问,在目前的高考条件下,探究性成果的展示,而且以历史习作的形式呈现应是较理想的模式。《江苏高考历史考试说明》也提出了相应的考核目标和要求:论证和探讨问题。这一能级目标

6、要求学生应具备下列能力:①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②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③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既然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指南,考试说明又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这就要求广大高三一线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吃透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不能空喊'‘狼来了”。只有早研究、早思考、早定位,才有可能在未来的高考中占领制高点。然而,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根据与校内外同行的交流,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对这一类题型的认识失之偏颇,大有谈之色变、草木皆兵的感觉。平时花了大量的时间,既讲又练且评,日复一日,

7、甚至与语文学科的作文训练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一模后,有的老师干脆暂停了常规复习,转而一心一意大打史论题的攻坚战,似乎决胜高考就靠这一招鲜。其实,从目前来看,大可不必如此。对这一类题型的高度重视固然十分必要,但并不意味着要打破复习常规,也无需改变既定的复习计划和复习节奏。在备考过程中应坚持常态应对的原则。因为考试说明对广大考生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考核目标和要求。除了“论证和探讨问题”外,还有“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等。尽管这四个能级要求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我们也不能割裂它们之间的联系,而且在高考试题中,这四个方面也总是相互渗透

8、、互为表里的,但毕竟这四个能级要求的存在决定了高考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