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排涝相关问题及对策措施

浅析城市排涝相关问题及对策措施

ID:43993690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7

浅析城市排涝相关问题及对策措施_第1页
浅析城市排涝相关问题及对策措施_第2页
浅析城市排涝相关问题及对策措施_第3页
浅析城市排涝相关问题及对策措施_第4页
浅析城市排涝相关问题及对策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城市排涝相关问题及对策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城市排涝相关问题及对策措施浅析城市排涝相关问题及对策措施【摘要】近些年来,城市洪涝灾害现象频繁发生,特别是城市内涝问题加剧,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城市运作。而造成城市内涝严重,设计人员及市政管理部门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去防治城市内涝,笔者将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探讨城市防洪排涝的有效对策,力争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关键词】内涝原因;规范修订;措施1刖吕在我国,有70%以上的城市都分布在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区,饱受洪涝灾害的威胁。而城市是人口密集,财富高度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该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一旦受到洪涝的侵害,那么造成的损失是无法预计的。下文重点阐述了引起

2、城市内涝的几种原因及相关措施。2城市内涝的原因2.1高强度降水频发高强度的降水是造成城市内涝最主要的自然原因。近年来,一系列极端天气频发,如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极端天气成为全球性的气候问题。我国自然也涵括在内,一些城市的降水量记录屡屡刷新,降雨强度大且集中,瞬间降雨量骤涨,造成严重的城市内涝。例如,在2012年7月21曰,北京遭遇61年来最大降雨,部分低洼路段和地区出现严重积水现象,造成口大的生命财产损失。2・2城市排水标准较低、自然排水能力降低目前,我国多数城市雨水排水系统设计标准过低,《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版)规定,重现期应采用1年〜3年,重耍

3、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应采用3年〜5年,特别重要地区可采用10年或以上。但我国多数已建成的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暴雨重现期仅为1年,旧城区的南水排水系统甚至只有o・3或0.5年,一旦暴雨强度超过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就会出现低洼路段和地区严重积水的现象。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为了满足外来人口的需求,城市不断向周围扩张,大量的地面被沥青、水泥覆盖,土地经过硬化后,严重降低了自然排水的能力,导致降雨无法快速的渗透蒸发,加剧了城市内涝。2.3自然洼地的缺失为了扩大城市的使用面积,一些天然的蓄水池,如湖泊、水塘、河流等被填平,在一定程度

4、上降低了城市的排涝功能,同吋增加了地表的径流量,故而,每逢强降雨,地下停车场、地下涵洞等人工洼地成为积水严重区域,引发城市内涝。2.4排水设施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城市的排水设施担负着城市泄洪排涝的主要工作,但它的运行离不开止常的维护和清理。就我国现况來看,部分城市的卫生环境差强人意,并且有些市民的生活习惯不好,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路边垃圾较多,下雨天吋,垃圾被冲到排水口,造成排水口堵塞;更有甚者,有些市民将排水口当做垃圾回收站,随意向里面倾倒垃圾,再加上排水设施管理不善,垃圾不能得到及吋清理,这就为积水埋下了隐患。除此之外,排水设施木身结构的不完善也是造成城市内涝的原因Z-o这种

5、情况通常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排水管道的设计大多采用合流制系统,雨水和污水通过同一管道进行泄流,这就造成沉积物的堆积,随着时间的流逝沉积物越来越多,最终堵塞管道,排水设施的排水量大幅度缩减,造成城市内涝。2.5新、老城区的地面标高不合理。城市内涝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就是老城区。老城区由于建设年份较早,地面的标高比较低,在老城区的改造工作中,新建道路的地面标高高于老城区的地面标高,这就导致老城区的雨水难以排到街道的排水管道中,同吋,新建区的雨水向地势低洼的老城区汇集,加重了老城区的内涝情况。3城市排涝的对应措施3.1科学规划城市的排水系统一个城市排水系统的合理不合理决定了这个城市的整体泄

6、洪排涝能力的好坏,所以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注重对排水系统的规划,根据城市自身发展的特点,结合当地的地形水文气象,以长远的目光來规划排水系统的近远期建设。3.2提高城市排水标准、增加雨水渗透和内涝防治措施2014年2月10H,住房和城市建设部第311号公告批准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局部修订的条文(下称2013规范修订版)。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雨水量计算、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雨水渗透和内涝防治设施等相关内容,将城市排水标准进一步提高。2013年规范修订版屮规定,当汇水面积超过2km2时,宜采用数学模型法计算雨水设计流量,减小因采用推理公式计算吋产生

7、的误差。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根据汇水地区类型(中心城区、非中心城区、中心城区的重要地区、中心城区地下通道和下沉式广场等)和城镇类型(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采用不同取值,例如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重现期采用3〜5年、非中心城区采用2〜3年、中心城区的重要地区5~10年、中心城区地下通道和下沉式广场等30~50年。2013年规范修订版还提出了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应根据城镇类型、积水影响程度和内河水位变化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