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探究(共享)

沂蒙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探究(共享)

ID:43994862

大小:43.2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17

沂蒙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探究(共享)_第1页
沂蒙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探究(共享)_第2页
沂蒙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探究(共享)_第3页
沂蒙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探究(共享)_第4页
沂蒙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探究(共享)_第5页
资源描述:

《沂蒙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探究(共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沂蒙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探究张梦琳陈文强摘要:沂蒙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军队的哺育下,山东党政军与沂蒙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它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成长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革命精神一脉相承,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科学发展观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无处不体现着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沂蒙精神;科学内涵;时代价值沂蒙精神是在中

2、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军队的哺育下,山东党政军与沂蒙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它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成长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革命精神一脉相承,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探究沂蒙精神的科学内涵,并且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科学发展观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无处不体现着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一、沂蒙精神的科学内涵沂蒙精神作为一个名词较明确的提出是在1989年,当时的中

3、共临沂地委为了使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合力,依托传统优势,凝聚沂蒙社会各界力量而提出了沂蒙精神这一概念。第二年春天,省委书记姜春云同志将沂蒙精神概括为:“立场坚定、爱党爱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16个字。后来,几经改动充实。但是它最本质、最具特色的科学内涵体现在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四个方面。“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著的崇高政治信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经过长期战争考验,从亲身经历中体验到了党的英明伟大,形成了坚定的爱党爱军的政治觉悟,并将这种发自内心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沂蒙人民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

4、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全区460万人中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120多万人参加支前,当时的兵源人次与当地人口之比为8:1,即一个老百姓要养活8名士兵!当年,陈毅司令员曾动情地感叹:“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我们说,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等一脉相承,都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但是与其他那些精神相比,沂蒙精神的实质更加突出体现在党和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爱党爱军是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坚定不移的思想规范和自觉行动,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体现。“开拓奋进”是沂

5、蒙精神的永恒主题,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沂蒙精神能够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永葆生机和活力,就在于沂蒙人民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地开拓创新,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也是沂蒙人的重要特点和秉性。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儿女在翻身求解放、求自由中不断地求索,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于冒极大的风险支持革命、参加革命。也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敢于革故鼎新,敢为人先,勇于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1996年,在全国重点扶持的18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实现了整体脱贫。2003年GDP达到834.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

6、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59.3亿元,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4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88元。2004年再一次率先在全国革命老区中实现经济总量过千亿、人均过万元的新跨越。“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精髓,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沂蒙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在历史上曾是“四塞之嵐,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又受到封建剥削和外来势力的压迫,再加上革命战争年代为革命事业而献出了几乎全部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经济基础因而极端薄弱,发展经济遇到了特殊的困难,正是这种艰苦的环境造就了沂蒙人民吃苦耐劳、

7、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解放前,厉家寨流传着这样一条谚语:“穷山恶水种地难,既怕涝来又怕旱,十年就有九年欠;沙石盖子旱龙岗,锄地丁当响,种地不打粮。”1951年,厉月坤任厉家寨乡党总支书记,同时兼任厉家寨村党支部书记,领导着厉家寨人改造家园。1954年冬至1955年春,他带领全乡干部群众发起了治山治水的攻坚战,凿平了11个岭头,填平了70多个汪塘和300多条大沟,凿通了三道大岭,迫使13条山河改了道,把1180块小地整成了“三合一”标准梯田。1957年10月9日,毛主席在《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农业丰收再丰收》的报告上亲笔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