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黄生态涵养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沿黄生态涵养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ID:43995071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沿黄生态涵养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_第1页
沿黄生态涵养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_第2页
沿黄生态涵养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_第3页
沿黄生态涵养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_第4页
沿黄生态涵养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沿黄生态涵养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沿黄生态涵养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沿黄生态涵养带郑州段建设现状的分析,发现资源环境、泥沙淤积、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着问题,然后对黄河生态涵养带进行规划设计,并对保护水源、治理河道、科技支撑、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发展对策。关键词:生态涵养带;黄河;郑州中图分类号:B845.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沿黄生态涵养带是《中原经济区规划》构建“四区三带”区域生态网络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郑州段功能区长110km,代表断面为花园口。流经郑州的巩义市、上街区、荥阳市、惠济区、中牟县等地。生态涵养带的生态

2、价值在于节约资源、保护原有物种、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涵养水体、保障生态平衡等。沿黄生态涵养带作为公共生态环境区域,对英进行合理规划,将原有物种的利用价值转化为公共利用资源,为郑州筑起•道牛态屏障,从而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o1.现状分析1.1水资源短缺近年来,郑州水资源紧缺严重。分析2000年一2010年郑州各月平均降雨量可知,每年降水多集中在汛期7-9月,占全年总雨量的50-56%。相反在冬季,空气干燥,雨雪稀少,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雨量的4-5%,最多降南量的月份与最少降雨量的月份降雨量

3、之差可达1500min以上(如图1所示)。根据水量平衡原则,局部地区总的水资源量等于当地地表水与地下水Z和,而郑州市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给除了依靠黄河水外,还来自于大气降雨,但是从郑州年降雨量來分析,各月降雨量很不均衡,降水时间的分布也不均匀,且年降水量较少,难以保证城市稳定供水。图12000年一2010年累计各月平均降雨量(作者根据郑州气象局网站提供的数据绘制)1.2泥沙淤积严重根据2011年黄河花园口站实测水、沙量月分配图(如图2所示)可知,黄河郑州段在每年的6、7月降雨量增加时期,水、沙量急增,这样

4、将造成泥沙的堆积,河道的加宽,植被景观遭到破坏,生态多样性锐减;相反,在1-5月,降水量少的时期,可能会出现黄河的断流、河面变窄、土地裸露、湿地面积减少、破坏沿黄地带景观的价值等。黄河郑州段断面间距在黄河下游段排第五,但是冲淤量却是排到了第一,这对于该地区的生态建设是一个很大的挑战[1]。另外,近年来花园口断面主槽有右移趋势,对于河道的治理同样造成影响。图22011年黄河花园口站实测水、沙量月分配图(作者根据黄河泥沙公报数据制作)1.3产业结构不合理沿黄生态涵养带产业发展面临着旅游业和生态农业发展水平不高

5、、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偏低、资源开采地区产业转型困难等问题。近年來,生态涵养带在保障生态安全和涵养水源方面为郑州的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从总体上遏制住了粗放型生产模式,但立足于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牛态友好型产业体系在短时间里还难以形成。在牛态涵养带区位条件和当前产业结构水平下,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矛盾与制约依然存在。1.沿黄生态涵养带郑州段的规划设计1.1生态湿地保护区该区旨在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存条件,调节周边生态坏境功能,涵养常年或者季节性天然积水地域,规划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2

6、]。该功能区以惠济区为建设中心,沿黄河向东西方向延伸,形成一条郑州市北部的绿色缎带。可选取适当区域进行旅游开发。2.2林下经济产业区该区主要集屮在巩义、上街地区。落实郑州沿黄山区生态功能定位的同时,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在发展可持续的基础上,对该区进行经济建设,主要结合菌种种植和禽类养殖两种模式发展林下经济。内容包括•生态养殖,森林资源保护,果树采摘,野生动物保护等。发展过程中应尊重生态规律,科学发展。2.3生态农业区该区位于中牟县,沿黄河生态农业区包括蔬菜种植、水产养殖、黄河特色农业、农业体验等内容。以完全

7、的生态农业牛产模式为核心,提供高品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同时通过对农产品的初加工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并结合项目开发,实现笫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笫三产业的全面融合,从而达到项目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促进综合效益的大幅提升。2.4黄河度假旅游带整合沿黄周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开发建设,打造成绿色、文化、经济的旅游路线。规划分为生态观光、科普教育、休闲度假、文化体验、运动健身5大主题区。生态观光区在湿地保护区的基础上适当开发建设,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的好去处。科普教育区结合现有科研教育资源进行开发,普

8、及黄河生态知识。休闲度假区分布在林下经济产业区和生态农业区,提供住宿、餐饮、娱乐、会议等功能。文化体验区主力打造黄河文化、中原文化,展现地方特色。运动健身区项目包括开展垂钓、滑草、户外拓展训练等。3发展对策3.1保护水源首先,政府耍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其次,提高水资源净化技术。确保生活用水的安全、卫生,产业用水的合理利用与排放,逐渐形成一个安全、绿色的可循环体系。最后,通过市民参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