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

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

ID:43995496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7

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_第1页
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_第2页
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_第3页
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_第4页
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摘要:目的探讨非那度他雄胺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非那度他雄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非那度他雄胺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治疗16周后,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残余尿量(RUV)、前列腺体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最大尿流率(Q

2、max)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IPSS评分、RUV、前列腺体积小于对照组,Qmax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药物疗法;老年人;男(雄)性;非那度他雄胺;坦索罗辛良性前列腺增生是常见的中老年男性泌尿系统进展性疾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前列腺体积增大、尿频、尿不尽、排尿困难及血尿等。目前,临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主要有观察等待、手术、药物治疗。但考虑到大多数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较大、身体素质偏低、手术不耐受等情况,故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目前,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主要使用5a-还原酶抑制剂或a1-受体阻滞剂,本院采

3、用5a-还原酶抑制剂(非那度他雄胺)联合al-受体阻滞剂(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分析探讨联合用药的作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2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60〜75岁,平均(土)岁;病程6个月至15年,平均(土)年。对照组患者年龄60~78岁,平均(土)岁;病程8个月至13年,平均(土)年。纳入标准:(1)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患者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标准参考《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4、》及《坎贝尔一沃尔什泌尿外科学》;(3)患者年龄大于60岁;(4)患者未合并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疾病。排除标准:(1)患者有严重脏器受损或心脑血管疾病;(2)患者对治疗所用药物不耐受;(3)患者有泌尿外科手术史;(4)患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或结石等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方法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非那度他雄胺(浙江仙塀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10201、130101、140901),每次5mg,每天1次,睡前服用。观察组患者口服非那度他雄胺治疗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患者口服盐酸坦索罗辛,每次,每天1次,睡

5、前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24周。观察指标(I)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分别于患者治疗前,治疗16、24周后采用IPSS评分计量表测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分35分,分值越高,患者临床症状越严重。(2)最大尿流率(Qmax):分别于患者治疗前,治疗16、24周后采用加拿大莱博瑞公司94-R01-BT尿动力学分析仪检测患者的Qmax。患者出现强烈尿意时进行检测,测出Qmax,共测3次取平均值。(3)残余尿量(RUV)、前列腺体积:分别于患者治疗前,治疗16、24周后采用经腹壁超声检测患者的RUV,采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前列腺体积。(4)不

6、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患者自开始服药至试验结束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评定参考IPSS评分评定治疗效果。(1)显效:IPSS评分降低6分以上,RUV下降50讥以上,前列腺体积缩小25%以上,夜尿次数小于或等于2次。(2)有效:IPSS评分降低6分以下,RUV下降10mL以上,前列腺体积缩小5%以上,夜尿次数大于2次,但比治疗前有所减少。(3)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即为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二(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o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7、,采用x2检验。P2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治疗16周后,两组患者的IPSS评分、RUV、前列腺体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Qmax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IPSS评分、RUV、前列腺体积小于对照组,Qmax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3讨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男性疾病,也是引起下尿路症状常见的良性疾病。关于其致病机制,目前尚无可明确其病因的学说。但较为成熟的有双氢睾酮学说和间质-上皮相互作用学说。双氢睾酮学说认为,前列腺组织增殖、凋亡和功能是由雄激素水平

8、调控的,而前列腺增生发生则是由于雄激素水平失调,睾酮在5a-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双氢睾酮,导致前列腺组织增生、肥大进而加重膀胱出口的压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