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ID:43996170

大小:43.2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7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策略_第1页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策略_第2页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策略_第3页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策略_第4页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策略摘要:问题教学是把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养成心理品质的过程。可以通过“制造悬念”等五种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须注意诱发性、适应性、层次性、共振性、延伸性等原则。关键词: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教学教学策略所谓“问题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它是把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养成心理品质的过程。在问题教学中,教师摒弃了传统落后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而采用启发性、指导性的教学,学生在老师的指导

2、、启发下,通过独立自主的学习、思考,富有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问题,特别是精巧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振奋感情,提高兴致。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还应注意提问的策略。—、问题情境的基本思路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有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即学生在想达到一种目标是,利用所学的知识无法解决新问题同时又有强烈的求知欲的一种心理困境。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将知识与生活背景及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教师提供一种熟悉的场景,学生顺着老师的提示努力寻找,最后资助达到目标

3、的一种教学方式。二、创设问题情境,高效激活思维1•制造悬念在教授7BUnit3“FindYourWay”Reading时,我设计了以下话题:Ifyouareintrouble,whatshouldyoudo?lfyoumeetarobber,whatshouldyoudo?大多数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找警察寻求帮助,但是我说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中,当主人公遇到问题,并在偶遇“警察”的情况下,向他们求助不成反被挟持。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不仅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信息沟(informati

4、ongap),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性。悬念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不得其解又想要去解决它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上设置悬念,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一堂课上,悬念不宜过多,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悬念可设于课的开头,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设于课的结尾,为下次课的抛砖引玉,让学生有种欲知后事如何,且分解的感觉,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2•模拟现实生活情景例如在学习7AUnit5uGoShoppi

5、ng,,时,我把教室变成—个真正的商场,要求学生分别扮作买方和卖方来体验生活,假如买方只有20元钱,想给妈妈买件生日礼物,随意到不同的组别去“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买方和卖方要使用合适的购物语言,大胆发挥,讨价还价。由于此项任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展示物品、图片、模型等在教授8AUnit4“WildAnimal^寸,我利用多媒体呈现了一些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的图片,并配以小熊猫拟人化的动物话语:"Whereismynextmea

6、l?”看得出来,同学们看到一些可爱的动物被无情地屠杀,脸上显露出悲痛、难以置信的表情,于是,我提问:Whyaretheseanimalsendangered?Whatcanwedoforthem?学生通过深入地观察和联系真实的生活后,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提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有效措施。有同学说:(1)Buildmorereserves.(2)Encouragefarmerstoleavethenaturereserves・(3)Donotbuyclothesmadeofanimalfur.etc.不知不觉间

7、学生了解了所学课文的主题,还增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4•引导学生完成实践性作业在学习了7AUnit3“FindYourWay啲Welcometotheunit后,同学们掌握了以下句型:AiseastofB.CissouthofD…于是,我布置如下作业:假如你们是导游,要为你们的旅客介绍一下无锡,要点如下:无锡东临上海,西连南京大多数同学脱口而岀:“WuxiiseastofShanghai,andwestofNanjing."少数同学提出异议:“不对,翻译出来的意思是无锡在上海的东面,在南京的西面,可是我

8、们地理课上明明讲过上海在无锡的东面,南京在无锡的西面。”于是就产生了问题情境。5•让学生面临要加以解释的现象或事例例如,在教授7AUnit5中can和may的用法时,给出例句:MayIopenthewindow?由于此时温度较低,于是我拒绝了「No,youcant”这时学生普遍感到困惑,根据以前学过的一般疑问句作否定回答应该是“No,youmaynot.”怎么会是can't呢?于是产生了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需要加以解释的现象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