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案】《临床医学概论》教案(课时备课)

【教学教案】《临床医学概论》教案(课时备课)

ID:43999850

大小:7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7

【教学教案】《临床医学概论》教案(课时备课)_第1页
【教学教案】《临床医学概论》教案(课时备课)_第2页
【教学教案】《临床医学概论》教案(课时备课)_第3页
【教学教案】《临床医学概论》教案(课时备课)_第4页
【教学教案】《临床医学概论》教案(课时备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教案】《临床医学概论》教案(课时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医学概论》教案(课时备课)课次第1次时间2008年2月25日章节名称绪论,第一章常见症状课式授方理论课(丿);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健康的概念;临床医学概论的学习方法。熟悉临床医学概论的研究范围和内容。了解现代医学的进展情况。2、掌握症状、体征的概念。熟悉发热、咯血、疼痛、呼吸怵1难、紫组、水肿、呕血、便血、黄疸及昏迷等症状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了解引起各症状的病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症状、体征的概念。【教学难点】引起各症状的病因。主要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讲授配合使用多媒体幻

2、灯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板书设计教学方法和师牛互动第-•部分开始部分(5分钟)向学生介绍《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在人才培养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向学生提出学习木课程必须遵守的课堂教学要求,包括对课堂讨论、随堂笔记、作业、实习等要求,并从中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述、文字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讲授并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学第二部分基本部分(80分钟)临床医学概念:临床医学(clinicalmedicine)是诊断、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的学科群,属于应用科学。一、健康的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一)健康的概念健康(Healt

3、h)包括“妪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徳健康”四个方而。亚健M(Sub-health,Thethirdhealthcondition,第三状态、灰色状态)是指介于健康和疾病z间的一种牛理功能低下的状态。疾病(disease)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homeostaticcontrol)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在多数疾病,机体对病因所引起的损害发生一系列抗损害反应。疾病基本特征■第一,疾病是冇原因的。■笫二,疾病是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第三,疾病时,体内发生一系列的功能、代谢

4、和形态结构的变化,并由此而产生各种症状和体征,这定我们认识疾病的基础。第四,疾病是完整机体的反应,但不同的疾病乂在一定部位(器官或系统)有它特殊的变化。笫五,疾病时,机体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降低,劳动力减弱或丧失,是疾病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二)医学模式的转变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社会生态学模式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二、临床医学概论的研究范围和内容研究范围包括诊断学基础;内科、外科、妇产科产、儿科常见疾病;计划生育;心理卫生及精神科常见疾病。每种疾病研究内容包括概

5、述、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要点等。三、学习临床医堂概论的H的、一要求租方法运用所学临床医学知识解决健康问题。耍熟悉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常用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诊断要点和治疗要点。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札I结合。培养临床思维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的正确观念。四、现代医学的进展(一)在病因和发病机制方面内科侧重病因与发病机理,已深入到分子水平。(二)在检査和诊断技术方面检验和诊断技术不断提高,如HPLC和纤维内镜,预防和治疗方面冇新进展,如

6、免疫工程。(三)在治疗方面外科方面新技术不断产生,如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和中四医结合治疗法。第一篇诊断学基础诊断学(diagnostics)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即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检查方法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1、基本理论:是研究基本的症状、体征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理以及建立诊断的思维程序,从而识别疾病的各种情况。2、基本检查方法: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视、触、叩、听诊)、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心电图、心电向量图、心功能、肺功能、X线、超声波、脑电图、同位素

7、、CT、MRI、内窥镜等)。3、临床正确思维: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去识别疾病、判断和揭示疾病的本质,为保护机体的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提出依据。•症状:是指在疾病状态下,机体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时病人主观感受到的不舒适感、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症状是诊断疾病的重要线索和依据。•体征:是指在体格检查屮医生发现的异常表现。体征对临床诊断的形式起着更重要的作用。第二节-发热开展启发式教学,首先让学生思考平常所见到的发热原因,然后讲解病因。发热:当体温调节功能发牛障碍,致体温升高超过止常范围时,称为发热。一、病因1、感染性发热:各

8、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2、非感染性发热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②变态反应。③内分泌及代谢疾病。④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⑤皮肤散热减少。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二、发病机制内源性致热源外源性致热源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形成、释放内源性致热源体温调节屮枢体温调定点上移产热人于散热而发热三、临床表现(一)临床分度低热、屮等热、咼热、超咼热(二)临床经过及特点体温上升期、高热期、体温下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