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泛北部湾经济发展新高地

打造泛北部湾经济发展新高地

ID:44003567

大小:2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打造泛北部湾经济发展新高地_第1页
打造泛北部湾经济发展新高地_第2页
打造泛北部湾经济发展新高地_第3页
打造泛北部湾经济发展新高地_第4页
打造泛北部湾经济发展新高地_第5页
资源描述:

《打造泛北部湾经济发展新高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打造泛北部湾经济发展新高地《广西日报》2008年7月27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框架下的次区域合作,该区域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前景广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广西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前沿,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核心区之一,发展潜力巨大,后发优势明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抢抓机遇,立足优势、突出重点,齐心协力、率先发展,全力打造成为泛北部湾经济发展新高地。一、改善投资环境,打造发展环境新高地一是改善硬环境。集中力量搞好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项目,健全完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催生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一小时经

2、济圈,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高度向北部湾地区聚集。二是改善软环境。深入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努力营造透明、公正、高效、有序的政务环境。加强对政策实施的督促、检查,把开放开发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树立“环境是生产力”的理念,加强信用考评体系建设,在干部群众中形成诚实守信、互利共赢的理念,着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二、发挥区位、港口优势,打造中国—东盟区域物流新高地统筹建设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尽快构筑连接中国—东盟的海、陆、

3、空国际大通道;发挥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前沿地带和“桥头堡”的作用,进一步加大港口资源整合的力度,促进组合港建设、经营和管理一体化;加快口岸大通关建设,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着力推进集装箱码头等港口设施建设的合资合作进程,积极引进船舶修造、集装箱运输等大型投资者,做大做强港口经济,实现“港工互动”的良性循环;扩大物流内生货源,实现物流内外货源“双轮”驱动,提高海港和空港吞吐量;建设大型连锁企业和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通道经济,共同开拓物流市场,打造物流新高地。三、明确产业承接方向,打造

4、产业新高地把石化、钢铁、林浆纸、能源等作为产业承接的主攻方向,依托区位优势,开展产业合作开发与相互投资,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及中越边境(东兴—芒街)商贸·旅游博览会等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做好下游产业的引进和建设,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在重点支柱产业建设上深化与跨国公司的合作,积极吸引东盟国家及粤、港、澳等地的全球500强企业来北部湾投资,在北部湾设立区域总部或研发中心。有选择性地承接具有比较优势的重点产业,着力培育以钦州

5、和北海大型炼油厂、配套大型乙烯项目等为龙头的石化产业集群;重点推进防城港千万吨级钢铁项目,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沿海大型现代化钢铁基地;以北海、钦州林浆纸项目为龙头,大力发展林浆纸一体化,建成南方浆纸产业基地;以广西白龙核电厂项目和钦州、防城港、北海火电厂等为龙头,建成沿海能源基地;以现有海洋生物技术为载体,大力发展海洋生物产业,开发和壮大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建成新兴的特色海洋产业基地。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打造循环经济新高地 工业园区是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是提升竞争力、提升经营效益、提升

6、环境质量的重要平台。一方面,围绕自治区“一轴两廊”工业新布局和九大产业基地建设,整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园资源,借鉴国内外港口规划编制经验,规划特色鲜明主体功能区,以此加快推进临海三大工业区规划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对工业园区的引领驱动作用,有选择性地打造1~2个有强大产业聚集力和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以此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另一方面,有选择性地引进合作者,进行整体开发,构建生态工业生产模式,催生经济、环保、社会多赢局面。取得成功试点经验后,充分发挥它的示范作用,由点到面地推进循环

7、经济,打造循环经济新高地。五、创新人才开发机制,打造人才新高地积极探索人才开发体制机制的创新,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一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着力打造聚才新高地。设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小高地,坚持用项目引才、课题引才、产业引才、园区引才,促进人才与项目对接,与产业互动;进一步扩大与东盟的人才交流合作。采取柔性流动方式,引进急需的专业人才。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打造育才新高地。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导向,企业投资为主体,社会各界投入和个人捐助为补充的多元化的人才投入机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创办综合

8、性大学,为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培育急需、紧缺人才;实施倾斜政策,鼓励支持国内、区内的重点高校到沿海三市开设分校,大力发展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专门培训。三是创新人才使用机制,着力打造用才新高地。凭实绩选才。形成以能力和实绩为导向的社会化人才评价体系,把各类优秀人才选拔到重要工作岗位上来。以竞争用才,变“闭门相马”为“公开赛马”,变静态用人为动态用人,建立健全能上能下、充满活力、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搭平台造才,建设各类科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