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炎琥宁治疗临床分析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炎琥宁治疗临床分析

ID:44006967

大小:6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7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炎琥宁治疗临床分析_第1页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炎琥宁治疗临床分析_第2页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炎琥宁治疗临床分析_第3页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炎琥宁治疗临床分析_第4页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炎琥宁治疗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炎琥宁治疗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炎琥宁治疗临床分析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炎琥宁治疗临床分析李玉梅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妇幼保健中心,云南昆明650000[摘要]目的具体分析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行炎琥宁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工作的开展加以指导。方法将收治治疗的90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分为研究组和治疗组两组,观察组行炎琥宁治疗,对照组行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总体疗效、症状消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硏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消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

2、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X结论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采用炎琥宁治疗,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推广价值。[关键词]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炎琥宁;利巴韦林;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1672-5654(2013)09(b)・0094-02疱疹性咽峡炎,作为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其引发原因主要是柯萨奇A组病毒以及其他病毒感染情况等,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主要症状表现为⑴:骤起高热以及咽喉痛、四肢疼痛、头痛、厌食等合并情况。其临床治疗

3、不复杂,但是现阶段仍无较为特异性的临床治疗措施。炎琥宁静脉点滴,能够抗病毒,且应用于此病治疗中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保证了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生命健康质量。本文具体分析炎琥宁治疗的总体疗效、安全性,回顾收治治疗的90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资料,具体研究内容、结果均报道如下,为后期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2月一2012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治疗的90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作为本次试验硏究对象。入选标准[2]:年龄在1-7岁,无性别限制;符合

4、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发热、厌食、咽痛、吞咽困难以及软腭、咽部等处有灰白色疱疹或溃疡。排除标准:存在中耳炎、肺炎等相关疾病。男患儿548例、女患儿352例;年龄7个月~7岁,平均(4.05±2丄2)岁;患儿症状表现:发热(37.5-40.0°C四肢疼痛、咽腭弓以及悬雍垂上位置存在疱疹;患儿发热直至就医时间,在3h~2do将患儿按照用药不同分为两组,组间资料(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表现、发热至就医的时间等)比较无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意义。1.2方法对所有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首先进行对症支

5、持治疗”同时为了避免细菌感染,要合理应用抗生素。在此基础上开展两组针对性治疗。对照组:45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采用利巴韦林(5mg/kg〜10mg/kg)行静脉滴注,1次/d,整个疗程为一周。研究组:45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行炎琥宁冻干粉针[5~10mg/(kg.d)]联合浓度为5%的葡萄糖液(100-250mL)进行静脉滴注,疗程为一周。观察并记录两组实验研究患儿症状消退时间。1.3疗效判定标准⑶显效:患儿治疗2d以内,其体温回归至正常水平,食欲状态明显好转,存在的咽峡疱疹明显缩小且无溃疡形成情况。有

6、效:患儿治疗4d内,其症状表现明显好转或正常”咽峡疱疹缩小(或)消失/无溃疡。无效:患儿治疗5d后仍未达到上述显效、有效标准。总有效率二(显效+有效X1.4统计学方法本组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土平均数(土s)表示,组间计数资料检验采用X2,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显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4]。2结果2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分析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均痊愈,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相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

7、05X见下表lo网绢建丿L症状消失时阎对比分析组别小组人数過热时间(町涼涎消失(d)疱疹消退吋时间(d)研究组4501.65±0.76*1.55±0.(58e3.08仝0.85*对聘组4502.90±0.652.35±0.604.05±1.01辻;与对用组相比"<005=2.2疗效比较从两组患儿的总疗效统计结果来看,研究组总有效426例(94.7%)z而对照组总有效320例(71%),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下表20小组名称小组人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研究组450268(5

8、9•刃158(35.2)24(5.3)426(94.7)・对胆组450146(32.5)174(38.5)130129)320171>辻;较对黑组总疗效相比.><005;2.3不良反应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均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不良反应(白细胞减少、腹泻),硏究组患儿出现10例腹泻,继续用药后均消失,所以此不良反应与患儿临床用药无关。而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较多,出现了32例白细胞减少情况z在停药后均回归正常。两组患儿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