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快乐习作策略探析

小学生快乐习作策略探析

ID:44008141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7

小学生快乐习作策略探析_第1页
小学生快乐习作策略探析_第2页
小学生快乐习作策略探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快乐习作策略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生快乐习作策略探析【关键词】快乐习作;定位;感知;命题;示范;评价【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17)04-0050-01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如何让学生的习作过程快乐、轻松起來,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追求的理想境界。笔者认为,为达成这一冃标,教师在习作教学屮耍重点解决以下问题:一、合理定位,让习作训练循序渐进《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作文总目标是这样表达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并且

2、《课标》也围绕总目标提出了阶段目标:一至二年级叫“写话”,其重点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三至四年级叫“作文”,其重点是“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五至六年级也叫“作文”,其重点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的应用文”。可见,这样的目标,非常符合学生写作的实际,教师只有深入领会《课标》精神、明确《课标》要求,才能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对学生作文进行循序渐进的指导,做到有的放矢。学生才不会对作文产牛畏难情绪,对作文保持长久的兴趣。二、丰富感知,让学生习作有话可说小学生感到作文难,主要难在缺乏生活和语言的积累。有时感到“无米下炊

3、”、无话可说,有时感到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色彩,而笔下却形容不出来、写不具体。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一种动物时,考虑到学生对一些奇异的动物知之较少,写出來的文章会比较单调,笔者就在课堂上播放《动物世界》的片子。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最后写出了题材多样的习作。由于爱玩、好动是小学牛的天性,他们的各种爱好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学生有亲身经历和体验,自然有话可写。女口,让学生写《找春天》一文时,笔者没有直接讲解,而是将学生带出教室,让他们在校园里寻找春天。观察结束后,一篇篇好作文不费多少工夫就在学生的笔下诞生了。总Z,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写作时自

4、然言之有物,写作的兴趣也就不言而喻了。三、开放命题,拓宽学生习作思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冇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命题,少写命题作文。”因此,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让学生言之有物,挥洒自如,就要在作文命题上下功夫,就要解放学牛的作文思路。一是作文命题要具有触发性,所给的作文题目要尽可能符合他们的表达意愿,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二是多岀几个题目,或多提供些写作素材。可以教师命题,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命题。其落脚点是通过出活题冃,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喜欢的内容来

5、写,产牛急于表达的写作冲动。四、成果驱动,发挥优秀习作示范效应。法国教育家常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的作文发表在报刊上。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树立写作是为了发表的意识,首先是把学生的优秀习作打印成册,让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秀作文变成了铅字,漂亮、工整地从打印机打出,再配上美丽的、富有联想的插图,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同时,笔者鼓励学生向《学生天地》《小学生》等刊物投稿。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将学生的写作兴趣升华为一种成就感,这样才会大大增强学

6、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五、评价激励,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叶圣陶说过:“小学生天牛就喜欢鼓励和赞美,教师丰富、生动、充满鼓励和赏识的评价语言能让孩子处于一种积极亢奋的状态,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学生的习作是通过练习逐步提高的,对学生的习作理应多看优点、多鼓励,多使用鼓励性评语和协商性评语,哪怕有点滴进步,教师也应倍加爱?0、分享喜悦,从而使学生对作文保持兴趣、乐于写作。如,一个学牛在作文开头采用了开门见山的写作方法,教师就打上“开门见山,写得好”这样的评语,让学生明白自己运用了开门见山的写法,从而丰富英写作经验。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不应是一个分数,或者是一个诸如“中

7、心明确,条理清楚”的简单、生硬的教条,而应是一种心灵的交流,是一种教育艺术,更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手段。编辑:马德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