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含解析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含解析

ID:44008476

大小:9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含解析_第1页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含解析_第2页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含解析_第3页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含解析_第4页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元质检卷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湖北以古琴台为代表的“知音文化”,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以原始农耕祭祀文化为代表的“神农文化”,以土家族生活习俗为代表的“清江文化”等,影响深远,体现了湖北和谐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体现了(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地理环境决定文化的发展 ④民族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8·天津红桥质检)中华文化有极强的包容性,既求同存异,又兼收并蓄。这种包容性,既有利于各民族文化

2、和睦相处,又能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理解。下列能体现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是(  )①《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汇 ②岭南文化同异质文化嫁接形成独特流派 ③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前列 ④“孔子学院”“鲁班工坊”掀起中国文化热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形成了许多风味,主要有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我国各地的饮食文化差异(  )①缘于地理、经济、风俗等的差异 ②阻碍了相互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③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④决定了各地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A.①②B.①

3、③C.②④D.③④4.(2018·云南统一检测)苏绣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苏绣集苏州文化之大成,没有桑基、织造就不会有苏绣;没有秀美山水的孕育,也不会成就今日的苏绣。这表明(  )①苏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脉相承 ②苏州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苏绣文化的独特性 ③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苏绣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苏绣文化发展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结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8·湖北黄冈期末)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有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徐悲鸿用

4、“白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这副对联作了精妙的概括。每句有三个具体形象,分别象征两种截然不同状貌的美,前者是“气概”,后者是“神韵”;前者是动态的刚性美,后者是静态的柔性美,把中国人的审美意境表达得十分传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鲜活地表达中国人的审美 ②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深切体验不同的审美意境 ③文化因自然因素的不同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④不同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6.(2018·山东郯城模拟)在安徽,长江、淮河两条大河横贯省境,把全省自然区分为淮北、江淮之间、江南三大地理板块。它们在各

5、自的地形地貌、民风民俗、经济水平和居民观念形态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并因此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演化并形成江淮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三大文化板块。由此可见(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②中华文化能与外来文化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③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文化具有区域性 ④中华文明具有民族性,民族文化异彩纷呈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不论你走多远,总有一个地方让你想起来就会觉得温暖。无论你身在何处,常有一些山水景致会勾起你对故土和亲人的无尽思念。乡愁(  )①是故乡山水与乡土习俗的文化沉淀 

6、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④反映了文化对个人生活的持久影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地名文化”是集体记忆,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与文明脉络。“请问您尊姓大名,从何处来,往何处去?”在中国人初次见面惯常俚语中,一句有关人名,两句有关地名。这表明“地名”(  )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具有延续性、地域性、一元性特征 ③是一种潜在凝聚力,蕴藏着个人情感 ④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和特定象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2018·广东一模)“长城研学实践”第一课《相约长城大海》活动,以长城为载

7、体,通过长城研学实践的方式传播长城文化、弘扬长城精神,在学生、家长和教师心中创造性地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材料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有(  )①中华文化具有独特魅力,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功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首个绿色中国梦公益广告《中国梦——库布其治沙篇》在央视多频道播出后,库布其人绿化沙漠的奋斗精神使人们深受震撼,沙漠变绿洲的中国梦让全社会的正能量再次积聚。这表明(  

8、)①人民群众创造文化,享用文化 ②核心价值凝魂聚气,人人践行 ③中华美德源远流长,指引方向 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