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ID:44012836

大小:1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_第1页
【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_第2页
【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_第3页
【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在我27年的教学中,我最大困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字词教学中的困惑:1、字词教学效率低。在每次考查屮都发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及运用程度参差不齐。出现在形近字组词中错比较多,如在考查学生掌握字词句基础知识方面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把“峰”字组成“蜜峰”,还把“舒服”写成“书服”,“燃烧”写成“然烧”等“蜜”“书”“然”字写错而失分占考生人数的87%;学查字典识字屮,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出错明显多于部首查字法查字,而岀错集屮于“概”字。“概”字应查字母“G”而错为,2、写字训练不到位,卷面书写不规范。在小学阶段就会发现,低年级学生书写很漂亮,很规范,可到

2、了高年级,学生的书写越来越不规范了。书写了草、笔顺不对、结构松散、书面脏乱、错字很多……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收效甚微。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理解句子含义的困惑语文检测时,阅读短文中当然少不了理解文中的某句话的含义之类的练习。然而,在批改时,对答案的标准,似乎每位语文老师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小语教学屮这样把理解句子含义作为评价学生语文水平的标准是否恰当呢?理解是一种纯个体的思维活动,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乂怎么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乂怎么能用不同的分数去评判孰高孰低呢?我们有什么资格去评判呢?就因为我们是老师?或者因为我们是成人?三:在阅

3、读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扎实?不是采用一般的华而不实的方法。四:习作教学中的困惑:1、作文课上,如何照顾到全体同学呢?学生程度不一样,面对同一个作文题目,个别语文优秀的学生,能写出内容具体,中心突出,详略得当的文章,中等学生,文章会写得勉强合格,程度差的学生,可能只是会写出一段话来,或者仅仅开个头。有得甚至是抓耳挠腮不知如何写?面对这些情况,作文课上,老师面向全体授课时,如何照顾全体同学呢?2、作文是在课堂上写,还是回家写呢?如果规定时间同时完成作文,作文交上来后,很糟糕。如果不规定时间完成作文,让回家写,学生基本上都能按照要求来写,结果就会出现抄袭的现象。3、

4、作文批改怎样最有效呢?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件大事情。是老师全批好呢?还是教给学生批改方法,指导学生批改?面对学生作文,老师详详细细仔细批改每一篇作文,这样一来,老师几乎所有时间都会用在作文批改上。文章批的是不错,把学生的错字,病句,作文的毛病都找了岀来,可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时,部分学生只看个成绩,是优还是良,至于老师的精批细改,可能无暇顾及;部分同学会仔细看,看后会知道自己作文所存在的问题,会下定决心改掉,但由于不是自己发现的问题,印象总归不会很深刻,时间一长,又忘掉了。总之,老师的精批细改没有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4、写作与现实生活的断轨毫无疑问,写作要有丰富的生活阅

5、历,要有敏锐的观察生活的能力。一个生活安逸、经历平平的人;一个麻木冷漠,没有激情的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遗憾的是,当今的学生,他们的生活大都单调而乏味。这样的生活,叫他们去哪里找写作的索材,又如何获得写作的激情?因此,写起作文来,内容枯燥,千人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种疲劳战的猛烈进攻下,除了个别对生活特别富有观察力且特别多愁善感的学生外,其余的大都对生活抱冷漠的态度。他们不但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意思”,而且用冷眼看世界,觉得什么都“没意思”,什么都与自己无关。这样,写作和生活断轨,如何能更好的积累写作素材,又如何能写出好文章?五:口语交际教学屮的困惑:问题一:口语交际课有

6、时需要学生课前收集一些材料,但在农村小学,材料相对匮乏,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问题二:口语交际课受教学时间限制,要关注全体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有困难,通过什么方法、手段、途径来弥补这一缺憾更有效?问题i创设口语交际情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键是如何更好地创设情境,让学生敢说、乐说、会说?问题四:在口语交际课中,常常出现一些学纶受同伴影响,产牛思维定势,甚至人云亦云的现象,教师如何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有个性地表达和对话互动?可还是效果不佳。希望辅导老师及同学能帮我。思维定势,甚至人云亦云的现象,教师如何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有个性地表达和对话互动?可还是效果不佳。希望同行能帮我

7、。2313.10.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