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肝脓肿26例螺旋CT诊断

不典型肝脓肿26例螺旋CT诊断

ID:44012938

大小:4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7

不典型肝脓肿26例螺旋CT诊断_第1页
不典型肝脓肿26例螺旋CT诊断_第2页
不典型肝脓肿26例螺旋CT诊断_第3页
不典型肝脓肿26例螺旋CT诊断_第4页
不典型肝脓肿26例螺旋CT诊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典型肝脓肿26例螺旋CT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典型肝脓肿26例螺旋CT诊断作者:赵秀平,胡振民作者单位:(1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南通226002;2南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摘要】冃的:分析不典型肝脓肿的临床和螺旋CT动态增强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冋顾性分析26例不典型肝脓肿的CT征象及临床表现。结果:大部分不典型肝脓肿患者有畏寒、发热及血口细胞计升高,CT平扫多表现为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可显示肿块的”蜂窝征”、”花瓣征”、”晕征”、”延时强化征”及'‘肿块缩小征"等特点,动脉期肿块周围还出现一过性肝段或片状强化。结论:不典型肝脓肿螺旋CT动

2、态增强有特征性,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多可作出明确诊断。【关键词】肝脓肿;螺旋CT;增强扫描肝脓肿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肝脏局灶性病变。一般将中央有均匀液化坏死区、边缘强化呈双环征、病灶内有积气等CT表现的肝脓肿称为”典型肝脓肿”[1],而无上述典型CT表现者归为”不典型肝脓肿”[2]。为提高不典型肝脓肿的匸确诊断率,现将2002年9月〜2009年2月不典型肝脓肿27例的螺旋CT征象及临床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经手术、穿刺抽吸和临床证实的不典型肝脓肿26例,男13例,女13例;年龄40〜

3、86岁,平均68岁;发热22例,畏寒11例,右上腹痛14例;并发败血症2例,感染性休克2例,白细胞计数升高21例,肝功能异常11例;AFP检测12例,其中合并肝门部胆管癌1例41.3ng/ml,阴性11例;合并糖尿病7例,其中2例有酮症酸屮毒;胆囊炎、胆囊结石11例,胆管结石4例,胆囊手术史6例,胆管手术史2例。病程1天〜1月不等,平均7.14天。经B超或CT引导穿刺引流出脓液8例,手术病理证实1例,余17例均经B超或CT复查病灶明显缩小或消失。1.1CT检查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采用GEpro

4、speedAI螺旋CT机,作全肝10mm层厚平扫,3cm以下病灶加扫5mm薄层,增强层厚与平扫一致,螺距1.0。增强三期为经肘静脉注射开始30s动脉期、50〜70s静脉期及3〜5min延迟期。对比剂为优维显或碘海醇80-100ml,高压注射器注射速率2.8-3ml/So2结果2」CT平扫本文26例中病灶位于肝右叶18例;左叶6例,其中1例有3个病灶;尾叶1例;左右叶各一病灶1例,共29个病灶,直径2.5〜10.5cm。肝内胆管积气4例。门静脉左支栓塞1例。5例有下肺炎症、胸腔积液,1例同时有左肾局灶性细菌性肾炎。

5、20例中23个病灶呈类圆形肿块;4例病灶呈楔形,宽基底贴肝包膜;2例病灶形状不规则。24病灶呈不均匀低密度,2例稍高密度外缘低密度环。1.2CT增强见图1〜3。(1)动脉期:病灶所在肝叶、段显著楔形强化(14/27)或病灶周围片状强化(6/27),表现为大片肝脏强化区包埋或部分包绕低密度病灶。此征象仅见于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该征象消失。可同时伴脓肿边缘及分隔轻度强化;(2)门脉期:病灶边缘及病灶内分隔进一步强化,清晰显示病灶内不强化的多房水样低密度(21/29);病灶团块状强化(5/29),其屮4个病灶内显示小

6、斑点状低密度坏死区,1个无明显坏死区;左叶1例多发者表现为3个互相邻近的边缘薄层强化环,其内未见分隔。此期病灶强化部分密度与周围肝实质相比,23个呈低密度,4个等密度,2个稍高密度;病灶边缘显示完整或不完整低密度环15个;(3)延迟期,病灶边缘及水肿带持续强化,水肿带消失,病灶缩小,15个病灶强化为等密度,14为稍高密度。1例并发败血症者,门静脉左支有栓塞,密度低于正常血管,增强可见血管边缘轨道样强化,腔内未强化,5个月后复查,门静脉左支内栓塞段明显缩短,周围大量侧支血管形成。3讨论3.1不典型肝脓肿的CT特点不

7、典型肝脓肿指化脓性炎症期和脓肿形成初期,脓肿未液化或小部分液化,其密度近似软组织而高于水,容易和肿瘤占位混淆。不同病理时期的病变有相应不同的CT表现。不典型肝脓肿CT平扫表现为模糊的低密度影,内可见不均匀更低密度。少数病变可表现为稍高密度。本组有2例经抗生素治疗的病灶平扫呈稍高密度外缘低密度环,屮央小片低密度坏死,可能为脓肿的修复过程,血管扩张,细胞增殖,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所致。CT增强扫描有以下特点。(1)细小的脓腔无强化,脓肿边缘和小脓腔间残存的肝组织及纤维组织强化,表现为多个细小的脓腔聚集成团,即所谓”簇形征

8、”。如小脓腔进一步扩大、融合,坏死灶大小不等,间隔厚薄不均,即”蜂窝征J也可多个脓腔沿病灶边缘环形排列,形成”花瓣征”;(2)脓肿边缘出现模糊的带状低密度,称为库征”,晕征由病灶周围水肿形成;(3)不典型肝脓肿边缘及残存的间隔常表现为持续强化,强化持续时间长,长达3~5分钟,且周围水肿带消失,病灶密度等或略高于肝实质,两者分界不清,显示病灶缩小,称为"肿块缩小征J可能为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