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生素对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抗生素对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ID:44013215

大小:43.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不同抗生素对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不同抗生素对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不同抗生素对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不同抗生素对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不同抗生素对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抗生素对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抗生素对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对早期梅毒患者采用不同抗生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中心治疗的9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用节星青霉素治疗,B组采用头范曲松治疗,C组采用阿奇需素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治疗治愈率为96.7%,B组治愈率为90%、C组治愈率为66.7%,A、B两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B组为13.3%,明显低于C组23.3%(P〈0・05)。结论节星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治疗早期梅毒的首选药物,头范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疗效肯定,

2、可作为早期梅毒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替代药物。关键词:早期梅毒;抗牛素治疗;节星青霉素;头砲曲松钠;阿奇霉素;临床疗效梅毒是临床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早期主要以皮肤黏膜损害为主,而晚期则主要侵犯人体各个系统,造成多器官的损害,且其传染性较强,能够通过胎盘传给新生儿,危害极大,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我国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000年6.43/10万增至2013年32.86/10万,梅毒已成为全社会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Z—[1],因此,临床上积极探讨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2008年6月〜2013年1月到我中心皮

3、肤性病门诊治疗的90例早期梅毒患者采用不同抗生素方案进行治疗,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以便更好指导今后的临床用药。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90例早期梅毒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本次实验中,共有47例男性,43例女性,年龄在29〜64岁,平均年龄为(35.5土1.5)岁,其中,一期梅毒48例,二期梅毒32例,隐性梅毒10例;一、二期梅毒临床表现为硬下疳、淋巴结肿大、玫瑰糠疹等,均有不洁性行为史,所有病例均经过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厦门英科新创有限公司)试验阳性(滴度1:2-1:128),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日本富士瑞必欧株

4、式会社)试验阳性,患者得到确诊并符合梅毒临床诊断标准,排除己经过抗生素治疗、复发性、存在青霉素、头范曲松药物过敏的患者,三组患者年龄、病程等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A组患者节星青霉素治疗,肌内注射240万U节星青霉素(石药集团屮诺药业冇限公司),分两边臀部肌肉注射,1次/w,连用3呛B组患者头抱曲松治疗,l・0g/d头抱曲松(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溶于1%盐酸利多卡因3.6ml中分两边臀部肌肉注射,1次/d,连用10d;C组阿奇霉素治疗,患者口服0.5g/d阿奇霉素(广东顺峰制药有限公司),2次/d,首剂加倍,连用15d;二期梅

5、毒在治疗前一天给予泼尼松10mg,2次/d,连用3d,预防发生吉海反应。3组患者治疗后3、6、9、12个月复查。1・3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清学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RPR转阴,且无复发;无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未消失,血清RPR滴度下降不明显甚至出现上升。1.4统计学处理方法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x2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土s)表示。2结果2.1治疗情况三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具体见表1、表2。注:*A组与C组疗效比较,x2二9.02,P<0.01,和组与C组疗效比较x2二4.812,

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注:*A组与C组疗效比较,x2二10.42,P<0.01,B组与C组疗效比较x2=5.9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不良反应A组3例头痛、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30),B组4例胃肠道不适、恶心、腹泻,不良反应率为13.3%(4/30),7例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昏,23.3%(7/30)A、B组不良反应低于C组(P〈0・05)。3讨论近几年,临床对于早期梅毒的治疗方法比较多,主要以普鲁卡因青霉素、节星青霉素为首选药物。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酶,阻碍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而起杀灭细菌

7、的作用。卡星青霉素为长效制剂,对梅毒螺旋体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给药后缓慢溶解吸收,维持时间长达15d,对梅毒螺旋休起持续杀灭作用。在此次临床观察中,节星青霉索的临床治愈率、血清转阴率为96.7%,与何启敏的报道⑵一致。头孑包曲松钠为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孑包菌素,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起抗菌作用。头抱曲松钠给药后充分吸收,半衰期长,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能够有效治疗血清固定的早期梅毒患者[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指南将头抱曲松列为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替代性药物,用于治疗早期梅毒、神经梅毒[4]。临床治疗中头砲曲松钠和节星青霉素临床治愈

8、率、血清转阴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