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方案

临床研究方案

ID:44016428

大小:5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8

临床研究方案_第1页
临床研究方案_第2页
临床研究方案_第3页
临床研究方案_第4页
临床研究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研究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腹水为主要表现的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预后评分模型的建立临床研究方案1研究背景终末期肝病(end-stageliverdisease)是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肝硬化的进程是多变的,取决于以下因素,包括肝脏合成功能,肝硬化的病因和肝癌的发生。因此确定一个肝硕化病人的预后一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课题。在过去的30多年里,许多预后模型和评分已经被建立,包括Child评分和修改后的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等。Child评分及其类似的模型廿前已沿用近30年,主要由于其简便易用,而且在不同原因的肝硬化及不同期的肝硬化病人

2、的预后评价方面均有不错的准确性。但是随着终末期肝病治疗手段的改善,特别是肝移植的出现,对于预后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耍求,以前那种依靠主观判断來确定肝病严重程度的方法逐渐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也不适用于肝源分配的需耍。在此基础上,MELD评分应运而生。该评分采用了3个客观指标,按弃了Child评分的主观成分,自2002年以后已被美国器官分享网所采用,根据该组织的研究,他们发现MELD评分在预测3个刀死亡率方面远优于Child评分。从而确立了MELD评分在终末期肝病病人预后评价方而的地位。当然述有其他一些肝病预后模型,比如专门针

3、对酒精性肝病的Maddrey模型,专门针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Mayo风险评分模型等,尽管其使用范围较窄,但在其各自领域发挥了重耍的作用。我们知道,肝硕化可以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这一分类简单实用,可复制性强,已沿用多年。当肝硬化病人出现腹水、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和/或黄疸时,那就表示他进入了失代偿期,每年代偿期病人进入失代偿期的发生率大概为5-7%o事实上,代偿期病人和失代偿期病人在死亡率方面是有巨大差异的。所以代偿期病人的预后评价与失代偿期病人的预后评价方法应该是有所不同的,特别是采用的评价指标不可能是一成

4、不变的。如果说失代偿期病人的预后模型以死亡作为终点的话,那么代偿期病人的预后模型以进入失代偿期作为终点则更为合适。所以Child评分及其类似的模型采用把代偿期和失代偿混在-•起评价的方法已逐渐不适用于目前的临床需求。而目前在终末期肝病方而使用逐渐广泛的MELD评分模型止是携弃了Child评分模型混在一起评价的弊端,从而在肝移植的器官分配的应用方面取代了后者。随着MELD评分的成功建立,也为以后相关类似模型的建立指明了方向,指标的客观性,评价对象的针对性以及统计方法的应用是建立相关模型的基础以及标准。当然同时也暴露出了

5、其固有的缺点。比如该评分是不适用于代偿期肝硬化病人的评价的。因为其三个指标对代偿期肝硬化病人无法进行区分。而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往往肝病越重,且准确性越好。I大I为既往研究发现,在MELD评分221的时候,该评分是唯一的6个月死亡率的决定因素,而当MELD评分v21的时候,腹水及低钠血症则是6个丿」死亡率的决定因索。所以MELD评分对于相对较轻的以腹水为主要表现的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准确性可能较差。而至于其他基于病因的模型,则使用范围普遍较窄。而且最近的研究发现,相对于口前使用的一些预后评价指标,病因并不是一个重要

6、参数。基于以上考虑我们觉得建立一个以腹水为主要表现的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的预后评价模型是必要的,而且有可能在此类病人的评价方面能够优于MELD评分及Child评分。2研究目的及观察指标(1)研究口的建立一个合并腹水的失代偿期肝便化病人预后模型。(2)观察指标临床症状、肝硕化并发症(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原发性肝癌、感染等)、肝功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前白蛋白、ALT、AST、AKP、GGT)、凝血功能(PT、INR)、MELDRChild-Pugh评分、生存吋间等。安全性指标:血常规、肝肾

7、功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前白蛋白、ALT、AST、AKP、GGT、尿素氮、肌肝)、凝血功能(PT、INR)、甲胎蛋白、肝脏CT、心电图、胸片等。3试验总体设计水课题是临床课题,以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前瞻的队列研究的方法来建立以腹水为主要表现的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预后评分模型。4病例选择4.1纳入标准(1)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2)年龄18到75岁,性别不限;(3)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并11合并腹水。4.2排除标准(1)肝癌或者有其他肿瘤者。(2)妊娠哺乳期妇女或不排除妊娠可能的妇女;(3)研究者认为

8、不适合参加者。4.3退出试验标准(1)出现不良事件或严重不良事件者,不适宜继续接受试验者。(2)患者病情加重,根据医生判断不适宜继续接受试验者。(3)受试者在临床试验过程中不愿意继续进行临床研究,向主管医生提出退出临床试验的要求。4.4终止试验标准(1)研究过程中发生严重安全性问题;(2)行政主管部门撤消试验。4.5病例的剔除脱落与处理4.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