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针刺背腧穴治疗失眠症40例的临床观察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针刺背腧穴治疗失眠症40例的临床观察

ID:44018949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针刺背腧穴治疗失眠症40例的临床观察_第1页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针刺背腧穴治疗失眠症40例的临床观察_第2页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针刺背腧穴治疗失眠症40例的临床观察_第3页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针刺背腧穴治疗失眠症40例的临床观察_第4页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针刺背腧穴治疗失眠症40例的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针刺背腧穴治疗失眠症40例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大学毕业论文针刺背脸穴治疗失眠症40例的临床观察姓名:2014年6月25日针刺背脸穴治疗失眠症40例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0年1月内蒙占准格尔旗中蒙医院针灸推拿科门诊及住院的失岷患者40例为治疗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成针刺背脸穴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与针刺督脉经穴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治疗组选取心俞、肝俞、脾俞、肺俞、肾俞等穴,行平补平泻手法,对照组口服安定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失眠症状均冇明显好传,且治疗组疗效更好。结论针刺调理五脏背俞穴可以捉高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2、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关键词】针刺,背喻穴,失眠为探讨针刺背月俞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我们选取本院2009年7月■2010年1月门诊及住院的失眠患者进行对比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2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7月-2010年1月内蒙古准格尔旗屮蒙医院针灸推拿科门诊及住院的失眠患者80例为治疗对象。治疗组40例,其中男14例,女26例;年龄最大者54岁,最小者28岁,平均年龄(40.43+10.05)岁;病程最长者4年,最短者1年,平均病程(2.47±1・53)年。对照组40例,其中男15例,女25例;年龄最大者52岁,最小者27岁,平均年龄(44.46

3、±9.65)岁;病程最长4.5年,最短1年,平均病程(2.94±1.56)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一般情况相似(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121屮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不寐的诊断标准。1.2.2西医诊断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ND-2-R)»[l]屮失眠症诊断标准制定:(1)以睡眠障碍为唯一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如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醍、多梦、早醍、醍后难以入睡及醍后不适(头晕、乏力、困倦等);(2)上述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3)伴发有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影响正常工作,或妨

4、碍社会活动;(4)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病或精神障碍的伴发症。1.3纳入标准(1)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2)年龄18〜70岁,性别不限;(3)就诊前1周内未服用任何镇静安神药。1.4治疗方法1.4.1治疗组采用针刺背月俞穴治疗,选用1.5寸毫针。穴位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屮医药类规划教材《针灸学》选取心俞、肝俞、脾俞、肺俞、肾俞,每次治疗均取双侧穴位。让患者采用俯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针刺上述相关穴位。针刺吋针尖向脊柱斜刺0.8〜1.0cm,使患者产生酸麻沉胀的针感即可,不宜刺入过深,行平补平泻手法。每次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行针1次/10mine每日治疗1次,10

5、次为1疗程,休息2天,治疗2个疗程。1.4.2对照组口服安定5mg,每晚睡丽服用。1()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治疗2个疗程。1.5疗效标准[2]治愈:睡眠正常,醒后精力充沛,伴有症状消失;冇效:睡眠延长,但增加不足3h,伴冇症状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2治疗结果见表1。表1两组疗效结果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3讨论屮医学认为,失眠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与五脏六腑均有关联。脑为头而像天,主五肌之神而统五脏之志,五脏神上归于脑。脑为元首,统帅五脏之神,是众神Z长。脑不仅支配五脏Z神,而且还支配五脏Z实体,同时还协调五脏形神的平衡。脑主神明止常,

6、五脏的形神就协调,且五脏Z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从而保持五脏的稳定状态[3]。神主宰于心、脑,其功能活动的产生以五脏所化生的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当脏器功能吒则神气足,脏器衰则表现为神不明、意不固、志不坚、思不专、虑不远、智不聪。脑为髓海,心主血,肝藏血、调血,脑髓需血液的不断充养。肾主骨生髓,髓充于脑。脾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Z源。肺主气,气血可养脑荣脑[4]。从经络上来看:首先,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S足太阴脾经"注心中匕足少阴肾经”络心注胸中1而"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雹背俞穴是脏腑精气输注丁•背腰部的重要穴位,针刺这些背俞穴能够养

7、心益肾、安神定志、疏肝健脾,使心肾交通、阴阳调和、气机舒畅,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其次,从与大脑相联系的经脉來看,手少阴心经''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交于巅,,,而"脑为元神之府二所以针刺五脏背俞穴,就能够调整大脑皮层功能,营养脑髓而治疗失眠。最后,心、脾、肝、肺、肾的背俞穴均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冃膀胱经在循行过程屮”上额,交巅二”其直者,从巅人络脑”,因此针刺分布在膀胱经上的心、脾、肝、肺、肾的背俞穴能使大脑兴奋和抑制的平衡功能恢复正常从而治疗失眠。曲此可知,针刺五脏背俞穴可使全身气血调和、阴平阳秘,可以调理多个脏腑的功能,使之阴阳平衡从

8、而改善睡眠。针灸治疗失眠不仅能取得显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