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庭农场发展研究

上海家庭农场发展研究

ID:44021737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8

上海家庭农场发展研究_第1页
上海家庭农场发展研究_第2页
上海家庭农场发展研究_第3页
上海家庭农场发展研究_第4页
上海家庭农场发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海家庭农场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上海家庭农场发展研究一、上海家庭农场发展基木情况上海家庭农场主要集中在松江区和金山、奉贤的少部分地区。松江区开展探索粮食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始于2007年下半年。由于菲农就业机会比较多,工资性收入已占松江区农民总收入的75%左右,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较低,土地或是由家小老人耕种,或是零星流转给本村或外地来沪农民耕种。这种耕作而积细碎化、种粮农民老龄化和外來化、耕种方式粗放式的状况与上海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要求不相适应。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土地经营效益,松江区出台了规范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的政策,鼓励以农户家庭为基本单位组建家庭农场,实现

2、粮食生产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其主耍做法有:1.推进土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村民与村委会签订统一格式的土地流转授权委托书,再由村委会与家庭农场经营者签定统一格式的土地流转合同,流转价格为每亩500^600元,今后按照粮食市场价格上涨的比例逐年递增。2009年,松江区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4.95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98.4%。2.明确相关条件。一是对农业经营者作一定耍求。主耍以木村户籍的专业农民和种田能手为主,年龄一般不超过55岁,且须采取夫妻双方共同经营的家庭生产模式。二是对经营面积作一定限定。根据当前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经

3、济发展现状,确定家庭农场规模为100-150亩,以确保家庭单位能独立完成经营。三是对经营活动作出相应规定。对流转后的土地,家庭农场经营者不得转包,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严禁从事破坏土壤地力的掠夺性生产经营,严禁搭建违法违章建筑等。1.公开透明招标。村委会先期通过村务公开或在村信息报上发布相关信息,接受农民报名,报名截止后,召开土地经营户会议,经过讨论、审核,确定家庭农场经营者。家庭农场经营者与村委会签约,期限一般为1-3年,租金即时到位。承包合同内容中对茬口布局、废弃农资冋收等均有规定。整个招标工作基本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存在村委

4、会从中扣减流转费的现象。4.加强政策扶持和配套服务。主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补贴政策向家庭农场倾斜。家庭农场在取得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药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补贴Z外,区农委额外给予每亩200元的土地流转费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向家庭农场经营者倾斜。同时区财政出资5000万元的贷款担保基金,为家庭农场提供贴息贷款扶持,解决融资难问题。此外全区家庭农场的水稻保险费全部由区财政承担。二是加强对家庭农场的配套服务。具体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开展对家庭农场经营者进行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指导家庭农场播种优质粮种、采用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及

5、安全生产水平。2008年全区共组织了5次经营者职业技能培训,受训人数达5000人次,并派出技术人员到10个示范点进行现场指导,全程跟踪服务。二是扩大农资连锁经营覆盖面,做好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配送供应服务,保证农民用上放心、安心的农资。三是推广农机作业服务,农机服务组织与家庭农场签订农机服务协议,实行农机社会化服务,并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方式,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四是开展信息服务,为家庭农场提供气象信息、植保信息、市场供求信息、价格信息等各类信息,帮助生产经营者判断大米由场供求变化,调整水稻种植品种。五是鼓励粮食购销部门

6、和粮食加工经销企业实施定单生产或直接上门收购。2008年,有关部门和企业对53户家庭农场的5000多亩水稻实行直接上门收购服务。上海家庭农场发展初步成效在农民自愿和政府积极推广的基础上,自2007年至今,松江区家庭农场发展迅速,目前全区共有家庭农场960户,经营面积11.89万亩,占全区水稻播种面积的73%,家庭农场己形成一定的规模。从近几年的实际运作来看,取得了以下初步成效:1.促进了农业增产。粮食家庭农场的规模为每户2-3个劳动力,每户100—150亩种植面积,实现了现有生产条件下劳动力与耕种面积的合理配置,也有利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7、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粮食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以2008、2009年为例,松江区粮食生产取得丰收,实现了“三增”:即面积增、产量增、效益增。其中2009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24.52万亩,比上年增长7.3%;粮食总产量11.41万吨,比上年增长2.3%;总产值2.33亿元,比上年增长9.2%。粮田机耕率达到100%,机收率达到99.5%o2.促进了农民增收。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后,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生产成本有所下降,同时政府也加大了补贴力度,种粮的经济效率明显增加。据对区内110户粮食家庭农场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

8、2009年户均生产投入17.3万元,经营总收入24.0万元,户均净收益6.7万元,种粮农民第一次感到种粮也能发家致富了。同时,那些将土地流转出來的农民既能更安心地在外非农就业,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