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ID:44023997

大小:3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8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1页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2页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3页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4页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新能源汽车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路径,也是未来汽车产业的走向。随着当今世界范围内能源的日益紧张,发展和普及新能源汽车成为发达国家汽车行业面对能源危机的共同选择。实现传统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型也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必然趋势。本文在考察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找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现状;问题;对策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一)产品现状近些年,在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下,在各类推广政策的支持中,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渐渐进入快车道,产销规模连年攀升。2015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

2、450.3万辆和2459.7万辆,较上年增长3.3%和4.7%o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340470辆和331092辆,较上年均增长3倍多,占全部汽车产销量的份额分别达1.4%和1.33%,较2014年的0.33%和0.32%有爆发式提升。其中纯电动汽车实现产销量254630辆和247480辆,同比均增长4倍以上,依然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达到85835辆和83610辆,较上年均增加近2倍(见表Do同时,产品结构方面,纯电动汽车一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力军,占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均在60%以上,2012年更是占到89%。从车辆用途来看,新能源乘用车产

3、量占比呈上升趋势,2015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占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比例由60%提升至76%o乘用车占比的明显提升,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应用正逐步从公共服务领域向私人领域转变。(二)技术创新现状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核心技术取得了较大突破。首先车型更丰富,整车领域出现了物流车、各种电动工具车等,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车速超过140km/h;其次一些关键指标如续航里程、加速性能、能耗水平等明显进步,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了近一倍,成本缩减一半;再次驱动电机产业化能力进一步增强,从单个电机向动力总成集成发展,其中芯片集成设计、电子系统集成技术都有新进展,六氟磷酸锂、湿法隔膜等技术壁垒较高的电池材

4、料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但也应该看到,与国外相比我国还有较大差距。如特斯拉的续航里程已超300公里,宝马i3采用了全新的模块化设计和碳纤维以使车身更加轻量化,部分高端车型搭载的辅助驾驶系统已实现在高速路全自动无人驾驶;日本燃料电池技术更加成熟,丰田燃料电池汽车已实现量产;韩国电池巨头LG在南京投产的动力电池已将成本控制在1.3/Aho(三)出口现状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尚小,但是近年来呈加快之势,尤其以自主品牌为代表的新能源客车整车出口表现较强。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国内主要客车厂商如比亚迪、宇通、金龙、安凯、福田等持续加大新能源客车研发力度,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5、的基础上实现了批量出口,多次获得国际市场大订单。宇通、比亚迪等龙头企业更是将新能源客车打入了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如2015年8月比亚迪出口800台电动大巴到美国华盛顿州;10月,宇通凭其新能源客车优势成为法国客车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O在加快产品出口的同时,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厂商也加快了海外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建设步伐,加快了国际市场开拓。相对于国外新能源客车产品,我国新能源客车具有较好的技术和性价比优势,这也为我国新能源客车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市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在全国近百个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中,排名前五的城市推广量占据

6、大幅比重。一线城市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程度显著高于二、三、四线城市。造成此局面一方面缘于一线城市优惠的补贴政策及宽松的上牌条件;另外一线城市充电设施的配备、售后服务的提供更为完备。而二、三、四线城市居民所面对的空气污染尚不如一线城市那么严重,同时,价格方面相同配置的电动汽车明显高于燃油汽车,如果没有大幅补贴,消费者难以承受,加之充电桩问题和电动汽车自身的续航问题带来的不便,也很大程度阻碍这些地区电动汽车的推广。此外,北京、上海等城市对新能源汽车单独摇号或免牌照等政策,也对新能源汽车个人消费起到明显促进作用。(二)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的问题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建成公用充电桩

7、数目约4.9万个,车桩比近1:10,这一比例无法适应整车需求。此外,不少城市的公用充电桩建设没有统一规划,总体布局不合理,利用率低下。一边大量用户排队等充电,耗时耗力,一边部分充电桩长时间闲置无人问津现象时常发生。部分城市的充电桩设置较早,未能及时更新和维护,不少已成为摆设。而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充电设施的建设。如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税收优惠鼓励用户自建充电桩,建设一个家用充电桩最高可给予2000美元抵税优惠,商业用户投资建设大型公用充电设施的,最高可给予5万美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