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敷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颈推病130例

中药热敷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颈推病130例

ID:44025683

大小:5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中药热敷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颈推病130例_第1页
中药热敷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颈推病130例_第2页
中药热敷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颈推病130例_第3页
中药热敷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颈推病130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药热敷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颈推病130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热敷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颈推病130例中药热敷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颈推病130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热敷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研而装入布袋内加热,再按颈椎病分型辩证口服中药;结果:130例中优良率97%;结论:此方法对颈椎病症状的消失和改善有明显疗效。【关键词】中药热敷;中药口服;颈椎病自2011年5月一2012年5月作者采用中药热敷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各类型颈椎病1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30例颈椎病人中,男59例,女71例;40岁以下39人,40岁以上91人;病程最短2天,最长15年。颈型23例,神经根型63

2、例,脊髓型12例,椎动脉世16例,混合型15例,延髓型1例。1.2临床症状130例中,103例有颈活动障碍;65例颈椎棘突旁有压痛;单纯以项背痛或上肢神经根症状为主要表现者76例;单纯眩晕或头痛的12例;单纯以脊髓损害者为主,临床表现为运动不灵活,步态不稳,精细运动障碍者7例;脊髓损害伴椎动脉压迫症状的1例;伴胸、腹束缚感或大小便无力的1例;伴严重跛行,肌肉明显萎缩的1例;单纯以延髓损害者1例;一侧或双侧肢体感觉障碍者10例;有離、踝阵挛者11例;Hoffmanm征阳性11例;Babinski征阳性者9例。1.3影像学检查130例中,CT或MRI检查提示颈椎

3、间盘突出者55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者21例;血流图检查提示为椎动脉型颈椎病者4例。全部病例均常规投照颈椎正、侧位片,105例加摄颈椎双前斜位片,25例加摄开口位片。X片显示项韧带钙化者18例,颈椎弧弦距小于正常值的65例,C4-6椎间隙明显变窄的74例,颈椎间孔变形狭窄的63例,椎体后缘局限性双凸或有双边征象的80例。2屮医分型及表现2.1太阳经脉型主要以头项肩背痛,颈项强硕,肢体酸麻,舌苔薄白,脉浮缓或浮紧为主。2.2痹证型主要以头颈肩背和上肢酸痛,颈背拘急,发冷疼痛,舌质正常,脉沉弦或迟为主。1.3血瘀气滞型主要以颈项背肩上肢酸麻痛,痛如针刺,固定不移,

4、入夜尤甚,舌质紫暗,脉弦细或细涩为主。2.4痰瘀互阻型主要以眩晕恶心,伴有胸皖满闷,甚者神昏摔倒,舌暗胖、苔腻,脉弦滑或细涩为主。2.5气血两虚型主要以颈眉背痛,肢体麻木无力,舌淡嫩,脉细弱为主。2.6肝肾不足型主要以颈肩背痛,痛而不甚,肢体麻木,头昏眼花,腰膝酸软,舌体瘦或舌质红降,少苔或无苔,脉沉细为主。3药物及治疗方法与结果3.1药物及治疗方法外用药:白芷25g狗脊25g骨碎补25g川茸20g川椒20g透骨草30g红花20g当归20g艾叶20g伸筋草30g芜活20g片姜黄20g海桐皮30g[1]将上药研成细面温水调匀,装入20cmxl5cm的布袋内,放

5、于颈部用场效应热敷,每H1次,每次90分钟,10FI为一疗程。口服药:太阳经脉型,用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桂枝15g葛根20g白芍15g炙廿草10g生姜5片大枣7枚羌活15g防风15g每一剂,水煎服。无汗恶风者用葛根汤加味:葛根20g麻黄10g桂枝15g白芍15g丹参20g生姜5片大枣7枚炙廿草10g鸡血藤25g,每H—剂,水煎服。痹症型,蠲痹汤加味:羌活20g姜黄20g赤芍15g黄罠20g防风15g炙甘草10g生姜5片S每日一剂,水煎服。血瘀气滞型,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5g红花15g当归20g川茸15g赤芍15g生地20g地龙10g鹿含草20g,每Fl—剂

6、,水煎服。痰瘀交阻型,导痰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味:半夏10g陈皮15g茯苓20g炙廿草10g枳实10g南星10g桃仁15g红花15g当归15g川15g赤芍15g,每H—剂,水煎服。气血不足型,八珍汤加味:党参20g口术20g茯苓20g炙廿草10g当归20g口芍20g川時15g熟地20g生姜5片大枣7枚,每日一剂,水煎服。肝肾不足型,六味地黄汤加味:熟地24g山药12g山萸肉12g当归20g茯苓20g泽泻10g鹿含草15鹿角胶10g羌活15g,每日一剂,水煎服。上述诸方要根据病证的变化,随证在药味药量上加减,直至病愈。1.2治疗结果本组治疗时间最短10天,最长70

7、天,平均治疗30天。治疗3个疗程后,依照文献标准制定临床疗效,结果:优114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7%(详见附表)。附表・130例颈椎病分型治疗结果分型例数疗效优良率(%)优良可差颈型2320300100神经根型635751098椎动脉型161411094延髓型10100100脊髓型121011092混合型1512201934讨论2.1发病机理现代病理生理研究表明,颈椎病的病理基础是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因颈椎间盘突出或骨赘挤压不同部位的组织血管,而造成不同的临床症状。颈、背部肌群缺血性痉挛,表现为颈型颈椎病;各种原因引起的椎动脉血流量降低,则

8、出现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脊髓型与延髓型颈椎病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