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分型治疗81例冠心病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81例冠心病临床效果观察

ID:44026248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81例冠心病临床效果观察_第1页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81例冠心病临床效果观察_第2页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81例冠心病临床效果观察_第3页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81例冠心病临床效果观察_第4页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81例冠心病临床效果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81例冠心病临床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辩证分型治疗81例冠心病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方法对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81例冠心病患者采取中医辩证分型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81例患者显效58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1%,显效率为71.6%,效果十分理想。本组患者出现腹泻1例,恶心1例,经调整用药后消失。结论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方法对于冠心病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应用。【关键词】中医辩证分型冠心病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

2、: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58-01冠心病属于中医学的“胸痹”、“心痛”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年老肾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寒邪侵袭等因素有关,其病位在心,但与肝、肾、脾诸脏具有密切联系[1],临床见本病多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常在心气、心阳、心血、心阴不足或肝、脾、肾失调的基础上,兼有痰浊、气滞、血瘀、寒凝等病变,产生“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的表现。由于中医对于冠心病的病机认识不同,可根据具体症状分为多种症型,因此临床用药会不同。我院自近年来采用中医

3、辨证方法对8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理想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收治的81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确诊且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肌梗死、脑梗死、精神疾患等患者。81例患者中男45例,女36例;年龄47~83岁,平均63.9岁;病程「15年,平均7.6年;基础疾病中原发性高血压59例,高脂血症32例,糖尿病11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本组患者均无中药治疗史。1.2治疗方法瞩患者常规服用西药,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及并发症,根据患者

4、具体病症不同辩证施治如下:(1)胸阳痹阻证见心痛彻背,每因受寒诱发,胸闷,心悸气短,畏寒肢冷,舌苔淡白,脉弦紧。治宜散寒通阳,活血宣痹。方用瓜萎薙白桂枝汤加减,药物用瓜萎皮、薙白、附片、桂枝、檀香、丹参、红花、细辛。(2)心脉淤阻证见心胸、两胁刺痛,心悸不宁,气短,舌质见淤点或淤斑,脉弦或涩。治宜活血化淤,理气止痛。方用血府逐淤汤加减,药物用柴胡、赤芍、枳壳、当归、川苇、生地、桃仁红花、川牛膝、延胡索、甘草。(3)痰浊壅塞证见胸闷痛,形体肥胖,心悸,气短,肢倦,乏力,舌苔厚腻,脉滑。治宜化痰泄浊,宣痹

5、开结。方用瓜萎薙白半夏汤加减,药物用全瓜萎、薙白、半夏、陈皮、茯苓、丹参、竹茹、莱離子、炙甘草。(4)气阴两虚证见胸闷隐痛,心悸,气短,头晕乏力,口干少津,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或结代。治宜益气养阴,方用生脉散加减,药物用黄英、党参、麦冬、五味子、玉竹、当归、川時、丹参、白芍、炙甘草。(5)脾肾阳虚证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自汗,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无力。治宜温补脾肾,活血通脉。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药物用附片、桂枝、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黄英、党参、白术、丹参、

6、肉桂。以上水煎服,每日1剂,以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1.3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治疗后胸闷、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检查见ST段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胸闷、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基本消失,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电图检查见ST段较前回升,有一定程度改善;无效:上述临床症状基本无改善,心电图检查无变化。2结果2.1治疗效果本组81例患者显效58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1%,显效率为71.6%,效果十分理想。2.2不良反应本组患者出现腹泻1例,恶心1例,经

7、调整用药后消失。3讨论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和心脏骤停(猝死)。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冠心病发病率在老年人各类心脏病的发病率中居首位,死亡率也居首位。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以脑力劳动者为多。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疾病,一般认为与年龄、性别、高脂

8、蛋白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职业、饮食、遗传等因素有关[2]。中医认为冠心病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为年老体衰,心脾肾气血阴阳亏损;外因为阴寒侵入、饮食失当、情志失调、劳累过度等,最终导致心血运行受阻,心脉痹阻,脉道不通,不通则痛而致胸痹、胸痛[3]。早在《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中即有“心痛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的记载,而《灵枢•厥论篇》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上述症状,颇似今日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