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

ID:44027038

大小:42.1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8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_第1页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_第2页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_第3页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_第4页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针灸疗法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针法与灸法两个部分。针法就是用精制的金属针刺入人体的一定部位中,用适当的手法进行刺激,而灸法则是用艾条或艾炷点燃后熏烤穴位进行剌激,通过剌激来达到调整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和防治疾病的目的。现代针灸治疗颈椎病更是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多种穴位刺激法被用于此病中。针灸治疗颈椎病以局部取穴为主,随证(症)循经远近配穴,针刺颈部夹脊穴时,要掌握好针刺的角度和深度,行提插捻转手法诱导经气传感是取效的关键。配合电针可增强止痛效果,病久质寒可加灸法协同增效。久病入络可刺络拔罐祛瘀止痛。耳针按压可起防治作用,配合颈部活动可松解肌肉,

2、解锁关节,缓解疼痛。头针、拔罐、针刀、穴位注射在治疗上各有长处。中医认为颈椎病是有人体经脉气血引起的,经脉不通就会导致了疼痛症状的出现。中医外用的(颈椎骨方世医贴)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功能,使病变部位自然恢复到健康状态,从颈椎根本调治,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原理。是目前治疗颈椎病的最好的外用药物!中医针灸疗法也是比较普遍的治疗方法,采用,颈椎骨方世医贴'治疗加上针灸疗法对于治疗颈椎病效果更好。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中医针灸疗法。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其中以神经根型疗效为最佳,交感型、椎动脉型次之,脊髓型较差。在各种疗法中以穴位综合疗法效果最佳。针灸治疗主要适用于退变过程

3、中的颈椎失稳期和骨赘刺激期,而对于骨赘压迫期,则需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外科手术。针灸治疗该病主要是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粘连和痉挛而起作用。实验表明,针刺可使血管痉挛得以缓解,使颈椎动脉血流增加;可使患者的主观疼痛感觉缓解,颈部肌电明显改善。颈椎病是退行性病变,针灸可缓解疼痛、改善症状,但不能根除,常易复发。因此,如何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在治疗期间应当注意防护,避免长期低头工作,工作2小时后适度活动,平时采取正确的睡眠姿势,枕头高低适中,注意颈部保暖,避风寒、寒湿之邪。分型治疗:(1)颈型颈椎病:主症以颈强为主者,可针风池、合谷、列缺、悬钟、外关;以颈痛咽

4、痛为主者可选针大椎、曲池、合谷、外关、后溪;俯仰受限者,配昆仑、列缺;旋转受限者配支正。(2)神经根型颈椎病:主症以痛为主者,针风池、合谷、足三里、悬钟、后溪;有肩痛者配肩醪、肩外俞;肘臂痛者配曲池、天井、外关、尺泽;腕部者配阳池、阳溪、腕骨、大陵;以麻为主者可选合谷、外关、足三里、三阴交、肾俞、悬钟;以肌萎缩为主者,可针曲池、手三里、脾俞、八邪八风。(3)脊髓型颈椎病:①以痉为主症,虚痉针中皖、足三里、悬钟、太溪、三阴交、阴陵泉、气海、关元、命门;实证针环跳、秩边、阳陵泉、委中、昆仑、脾俞、大椎、后溪;便秘可加天枢、支沟、上巨虚;小便不利针三阴交、阴陵泉、中极;②痿症:补肾益精

5、:关元、气海、肾俞、三阴交、太溪;补养脾胃:脾俞、足三里。(4)椎动脉型颈椎病:①偏痰湿者针中皖、内关、丰隆、解溪、悬钟、阴陵泉;②偏血瘀者针太阳、风池、阳陵泉、支沟、合谷、太冲、足三里、束骨、中渚、足临泣、后溪;③偏湿热者针大椎、合谷、曲池、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太冲;④偏气虚者针百会、气海、关元、肾俞、脾俞、足三里、悬钟、劳宫。(5)交感型颈椎病:①肝阳偏亢针风池、曲池、足三里、太冲、行间、阳陵泉、太阳,前头痛加合谷。枕痛加后溪,头顶痛加太冲,颍痛加中渚;②血虚精亏针神门、太溪、三阴交、足三里、气海、关元、脾俞、肾俞;③胸痹针支沟、阳陵泉、郑门、内关、神门:④胃痛针内关、足

6、三里、中皖、悬钟;⑤便秘针天枢、支沟、上巨虚、中皖、行间。针刺注意事项:①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者,不行针刺以免出现晕针与滞针;体质虚弱者,尽可能选择卧位,刺激不宜过强以免晕针;②怀孕妇女,针刺须谨慎。怀孕3月以内者,下腹禁针,三月以上者,腹部与腰砥部及一些易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等,不宜针刺以免流产;月经期间如非调经需要不宜针刺;③针刺应避开血管,有岀血倾向与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宜针刺,以防出血或出血不止;④面项及躯干部穴位必须严格按照每个穴位要求的角度与深度进针,以免造成气胸或重要脏器损伤。3.电针法电针是在针刺基础上结合通电的一种新疗法。当针刺穴位得气后,在

7、留针过程中针体上通入特定的电流,用电刺激结合留针刺激,以达到适合的剌激量,使刺激的效应有所提高。电针能使留针时的刺激最增强,具有类似持续运针的刺激效应,还能客观地记录剌激参数,便于分析研究。(1)取穴:选穴可参照体针法。(2)方法:根据病情,每次取4~6穴。以颈项部、神经干上段为主穴。根据病痛扩散部位,循经选取远部穴位为配穴。以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选疏密波,电流频率为每分钟120-300次,强度以病人忍受为度。每次15-20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3)注意事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