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配電網電容器投切策略

低壓配電網電容器投切策略

ID:44029503

大小:48.4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8

低壓配電網電容器投切策略_第1页
低壓配電網電容器投切策略_第2页
低壓配電網電容器投切策略_第3页
低壓配電網電容器投切策略_第4页
低壓配電網電容器投切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壓配電網電容器投切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低壓配電網電容器投切策略摘要:本文針對低壓配電網絡負荷的不平衡,沖擊負荷造成無功補償設備的投切振蕩,大負荷用戶,不能充分利用補償設備,仍需從系統汲取大量無功功率的特點,提出一種按一定周期內無功功率的缺額分相投切電容器的方法,既解決瞭投切振蕩的問題,又在最大程度上利用電容器,使得無功功率盡可能的就地平關鍵詞:配電網無功補償分相補償並聯電容器0引言配電網在額定電壓下無功平衡是保證電壓質量的基本條件。配電網無功功率平衡最基本的要求是配電網中無功電源可能發岀的無功功率和系統流入配電網的無功功率之和應大於或等於負荷所需

2、的無功功率和網絡中的無功損耗。為瞭保證運行可靠性,適應無功負荷增長,配電網中需要足夠的無功功率備用容量低壓配電網容量小,負荷較為復雜,自動化水平低,停電影響小,一直以來不為科研工作者重視,因此控制手段單一。配電網的負荷補償主要目的有二,其一盡量避免從電網汲取無功功率,盡可能減少無功功率在電網中流動;其二,補償負荷的三相不平衡。近年來,工礦企業也大量添置按功率因數投切的並聯電容器,單從某一方的經濟利益角度來看,都能很好的滿足要求。事實上這種方式至少有以下幾個缺點:①由於負荷的不平衡,造成相當數量的無功功率在電網

3、中形成環流②沖擊負荷造成,無功補償設備的投切振蕩③對於大負荷用戶,不能充分利用補償設備,仍需從系統汲取大量無功功率為此,本文提出一種按一定周期內無功功率的缺額來投切電容器的方法,既解決瞭投切振蕩的問題,又在最大程度上利用電容器,使得無功功率盡可能的就地平衡1配電網無功功率與功率因數的關系!1!功率因數是表征負荷對電力系統影響的主要指標之一。我對用戶的功率因數有如下規定:使用高壓電的工業用戶和裝設有載調壓裝置的高壓電力用戶,功率因數應控制在0.90以上;其它100KVA(KW)及以上電力用戶和大、中型電力排灌站

4、,應將功率因數控制在0.85以上;薑售和農業用電,應將功率因數控制在0.80以上。對於220kV變電所,其二次側功率因數應控制在0.95以上;對於35KV-110KV變電所,其二次側功率因數應控制在0.90以上補償前負荷的功率因數cos(pL1為:(1)補償後負荷的功率因數cos(pL2為:⑵其中,PL、QL為負荷的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QC表示並聯補償電容器的容量由(2)式和(3)式可以得出,通過無功功率補償,使得負荷的功率因數提高瞭:(3)因此,要提高負荷的功率因數,就必須盡量補償負荷消耗的無功功率2低壓配

5、電網並聯電容器的投切策略低壓側的補償控制策略與變壓器的聯接組別和低壓側補償的接線方式有關,本文以常見的配電變壓器聯接組別為Dyn11,低壓側補償接線方式為按相補償為例變壓器聯接組別為Dyn11,則高壓側AB線圈對應於低壓側a相線圈,在電壓對稱的情況下,依此有:設低壓側a、b、c投入的電容器數分別為Id,k2,k3單位補償容量為Qc,由式(4)得電容器投入後的・A,・B,・C:(5)由式(6)可得:由(6)可求得:,k2,k3均為整數,按四舍五入進行取舍若三相指標中有一相的補償值偏高,從而導致某一相投切超出瞭要

6、求,如(7)式中AQC高於AQA+^QB則要求低壓側a相切除電容,如果低壓側電容已經全部切除,則要求重新計算,如何合理的投切,以期最接近補償的目標。下面本文就以此為例,講述如何確定此情形下的控制策略由(7)可知,低壓側a相全部切除,可能是由於AQC過大引起的,而低壓側a相全部投入,卻不可能是由於AQB過大,這是因為在優化過程中已經限制瞭AQB,其他的對應關系也可以有(7)得到在低壓側a相全部切除的情況,假設此時k1的臨界值為k1lo由(7)式可以求得,在此情況下,AQC可以被補償部分AQCI,即:AQCI=A

7、QA+AQB+k1IAQC(8)用AQC替換AQC求出Id,k2,k3,然後將△QC-AQCI平均分配在k2,k3同理可以求出其他相在此情況下的策略這裡隻是做瞭一個簡單的折算,根據變壓器聯接組別不同功率的對應關系有一定得變動。由(8)式可以從無功功率指標得到低壓側的控制策略3算例本章采用36節點算例進行驗證,補償節點6,11,13,14,27,32,本文假設全部采用低壓側補償,變壓器的連接組別為Dyn11,單個電容的補償容量為5kvar,補償上限為200kvar,按本文闡述的方法,得到具體的補償方案如下:由表

8、1可知當有一相補償容量過高,可能造成某一相的控制變量越限,這主要是因為,在優化過程中本文沒有考慮控制變量某一相的補償容量的限值對其他相補償的限制。最終確定補償方案時,為瞭不得不將補償容量分攤到其他兩相,這樣造成補償結果與現實的補償有一定的差距。表1的結果表明,網損對這種分攤的靈敏度要遠小於根節點負序電流。總體而言,這種方法仍能很好的滿足實際的需要。電壓的補償效果與理想補償結果一致4總結本文針對低壓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