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负压共振小切口吸脂技术临床效果研究

低负压共振小切口吸脂技术临床效果研究

ID:44029616

大小:33.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低负压共振小切口吸脂技术临床效果研究_第1页
低负压共振小切口吸脂技术临床效果研究_第2页
低负压共振小切口吸脂技术临床效果研究_第3页
低负压共振小切口吸脂技术临床效果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低负压共振小切口吸脂技术临床效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低负压共振小切口吸脂技术临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低负压共振小切口吸脂技术应用于吸脂瘦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98例吸脂瘦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体外超声吸脂术吸脂瘦身,观察组采用小切口低负压共振吸脂术吸脂瘦身,比较两组患者吸出物中血脂比、吸脂速度、肿胀液用量及皮肤弹性。结果:观察组吸出物屮纯脂肪比为64%,吸脂速度为1200ml/min,肿胀液用量为1200ml,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卩〈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皮肤弹性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2、义(P<0.05)o结论:小切口低负压共振吸脂术是一种良好的吸脂瘦身方法,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关键词】低负压共振小切口吸脂;超声吸脂;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119-01出于对外在形体和美的追求,近年来吸脂瘦身已成为人们的重要消费项目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吸脂技术主要冇共振吸脂、体内及体外超声吸脂等。使用传统负压吸脂术吸脂时常因过度抽吸造成患者皮肤凹凸不平,同时在抽吸过程中捅断纤维组织隔的可能性较大,易损伤纤维组织,导致大出血,产生瘀斑等并发症[1];使用超声吸脂术时易灼伤患者的皮肤,受其影响

3、切口往往难以快速愈合,不仅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瘢痕,还会导致手术时间延长。而临床实践证明,使用小切口低负压共振吸脂术吸脂瘦身可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同时塑形效果较好,现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98例吸脂瘦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其中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例,女性47例,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7.9±11.2)岁;观察组有男性患者3例,女性46例,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7.2±10.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1.2

4、手术方法对照组采用体外超声吸脂术吸脂瘦身,观察组采用小切口低负压共振吸脂术吸脂瘦身,具体方法如门①术前准备和麻醉。按常规对免疫四项、血常规进行检查,测量局部脂肪厚度;如患者术区较广,可于术前30min肌注lOOmg盐酸哌替噪和10mg地西泮。对患者行局部肿胀麻醉,使用蠕动泵均匀灌注。②体外超声吸脂术。作用时间为10〜20分钟,能量2〜2.7W,使用吸脂管分层吸脂,吸脂区皮下脂肪宜保留1〜l・5cm,观察并计量吸脂总量。③小切口低负压共振吸脂术。对患者行肿胀麻醉,然后等待20mino先进行碎脂,将共振关闭后使用小管径吸管吸脂,皮下脂肪保留情况同超声组,观察并计量吸脂总

5、量。1.3统计学方法木次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观察组吸出物屮纯脂肪比为64%,吸脂速度为1200ml/min,肿胀液用量为1200ml;对照组吸出物中纯脂肪比为50%,吸脂速度为839ml/min,肿胀液用量为2810mlo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同时,观察组皮肤弹性好的患者39例,弹性中等的患者6例,弹性差的患者4例;对照组皮肤弹性好的患者28例,弹性中等的患者12例,弹性差的患者9例。观察组患者的皮肤弹性

6、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3讨论目前,吸脂技术已成为人们减肥塑形的首选术式。传统负压吸脂术、超声吸脂术和小切口共振吸脂技术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吸脂技术,传统负压吸脂术由于使用了大管径和高负压的抽吸管,发生过度抽吸的可能性较大,易引发多种并发症;超声吸脂术可有效降低手术操作强度[2],减少出血量和对组织的损伤,但会在一定程度上灼伤皮肤,导致切口愈合缓慢,术后皮肤易出现较为明显的瘢痕,同时吸脂速度也较慢[3];而小切口共振吸脂技术可有效避免上述各种问题,同时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①可明显减少肿胀液的用量。使用小切口共振吸脂术时肿胀液只需注射充

7、分、均匀即可,可减少体内麻药的总剂量,从而避免了因麻药过量而导致的毒副作用[4-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肿胀液用量仅为1200ml,明显低于对照组。②可有效降低术者的操作强度,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开辟隧道时,只需轻推手柄吸脂管即可突进,同时高速振动的管尖可轻易推开周围组织,对组织的损伤较小,术中出血量也较少,对术后皮肤冋缩也有利。③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术后切口恢复较快。抽吸时采用的吸管直径较小,患者的痛感较轻,同时还具有精度高、操作灵活等优点,患者术后切口愈合快,皮肤表面平整。④安全性更高。对纤维组织致密部位吸脂时,吸脂管可轻易打入其中,大大降低了抽吸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