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足口病并心肌损伤的临床分析

儿童手足口病并心肌损伤的临床分析

ID:44030031

大小:37.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儿童手足口病并心肌损伤的临床分析_第1页
儿童手足口病并心肌损伤的临床分析_第2页
儿童手足口病并心肌损伤的临床分析_第3页
儿童手足口病并心肌损伤的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儿童手足口病并心肌损伤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儿童手足口病并心肌损伤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心肌酶学及心电图检查在手足口病(HFMD)并心肌损害中的意义。方法:于2009年至2012年共诊治32例HFMD并心肌损害患儿,观察治疗前后心肌酶学及心电图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CK-MB、CK、AST、LOH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心电图异常患儿例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值〈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HFMD患儿须重视心肌酶学及心电图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关键词:手足口病;心肌损害;儿童;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由肠道

2、病毒引起的经多种途径传播的儿童急性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或斑丘疹。由于是病毒感染,大多数病例病程自限,愈后良好,少数重症病例病情复杂、凶险、死亡率高,已引起高度重视。有文献报道,HFMD可引起心肌损害[1]o本院自2012年至2014年共收治280例HFMD患儿,其中32例出现心肌损害,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2例在我科住院的HFMD患儿中,男性20例,占62.5%,女性12

3、例,占37.5%,年龄1至3岁21例,占65.6%,3〜5岁8例,占25%,5〜7岁3例,9.4%。1.2主要症状和体征32例均有发热,口腔疱疹,手或足、臀部皮疹,部分患儿出现咳嗽、呕吐、易惊、面色苍白、多汗,精神、食欲不振。体查无特异性,部分患儿听诊肺部有干性或湿性罗音、心率快、心律不齐等。1.3相关检查:所有住院患儿均于当日行心电图检查,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心肌酶学。出院前心电图、心肌酶各复查1次。其中AST异常23例(71.4%),CK异常32例(100%),CK-MB异常32例(100%),AST异常31例(96.9%

4、),LDH异常30例(93.8%)。心电图异常28例,其中ST段下移16例(57.1%);T波改变10例(35.7%);心动过速18例(64.2%);心律不齐4例(14.3%);心动过缓1例(3.5%);室性早搏2例(7.1%);房性早搏1例(3.5%)。.1.4诊断手足口病诊断均符合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手足口病诊治指南(2012版))。心肌损害诊断标准参照李众玲、马尽国等发表的《心肌损害的诊断标准与影响因素》⑵。1.5治疗根据病情常规予以隔离、退热、抗病毒及护心、抗氧自由基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1.6统计学处理采用

5、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我国于1981年首次在上海发现HFMD病例,HFMD流行病学特点无明显地区性,发病髙峰多出现5-7月。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病毒者均为主要传染源,可经胃肠道(粪一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物品等传播。5岁以内的儿童是EV71的易感人群,多数在幼儿园或托儿所等集体感染。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HFMD重症患儿可累及神经系统,表现为脑炎、无菌

6、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及急性弛缓性麻痹[3],神经源性肺水肿是主要死因[4],此外还可引起心肌损害,以C0X16常见。关于心肌损害的发病机制,认为可能是病毒或其毒素在疾病早期经血液循环直接侵犯心肌而产生病理变化[5]°CK-MB是心肌特异性同功酶,在心肌细胞中含量最高,正常血清中含量极微,当心肌细胞受损时释放入血,故对判断心肌损伤有特异性[6],可作为手足口病患儿合并心肌损伤的诊断依据和观察病情的有效指标•本组研究资料表明,心肌损害率为2.9%,主要表现为CK-MB增高,心电图异常占87.5%,以ST-T改变最为多见。而心肌损害的临床症

7、状与体征均不明显,仅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本组资料还表明,HFMD合并心肌损害虽发病率高,但经治疗后异常的检查指标均恢复正常,预后良好。故临床上对于HFMD患儿,建议常规查心肌酶学及心电图,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参考文献:[1]李爱敏,孙洪亮,于慧琴.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8):4641.[2]李众玲,马尽国•心肌损害的诊断标准与影响因素[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6(3):215-217.[3]CHANGLY,HUANGLM,GAUSSFetal.Neuro

8、developmentandcognitioninchildrenafterenterovirus71infection[J].NEnglMed,2007,356(12):1226-1234.[4]李文先,叶冬青.EV71感染并发神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