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在急性大咯血中的应用分析

介入治疗在急性大咯血中的应用分析

ID:44031309

大小:4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8

介入治疗在急性大咯血中的应用分析_第1页
介入治疗在急性大咯血中的应用分析_第2页
介入治疗在急性大咯血中的应用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介入治疗在急性大咯血中的应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介入治疗在急性大咯血中的应用分析[摘耍]冃的探讨介入治疗在大咯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各种原因引起的人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和栓塞术,随访6〜18个月,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34例患者插管栓塞成功,即刻止血27例(79.4%),出血明显减少7例(20.6%),总有效率10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是一项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及并发症少等优点的成熟技术,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关键词]人咯血;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中图分类号]R441.7[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673-9701(2009)24-73-02急性大咯血是内科

2、常见的急症Z—,患者常死于窒息和休克。大咯血是指L1出血量在500〜2000mL,或每次出血量在300mL以上的内科急症[1]。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有时欠佳,且病死率较高,而外科手术治疗不仅创伤大,11死亡率亦髙。如今随着介入放射学的不断发展前进,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Bronchialartcrio-graphy,BAG)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arterioembolization,BAE)的兴起,为治疗人咯血提供了新的冇效的治疗方法,并广泛用于临床,收到了满意的疗效,也大大减少了病人的病死率。现将我院从2002年11月〜2008年12月应用介入技术(

3、BAE)治疗34例急性大咯血的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4例,男26例,女8例;年龄27〜72岁,平均49岁;发病原因,支气管扩张19例,肺结核8例,肺癌6例,肺动静脉畸形1例。患者症状均表现为急性人咯血,24h咯血量300〜2200mL(其小500mL以上者1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曾行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o1.2方法1.2.1术前准备每例患者术前均行胸部正侧位片或CT检查,其屮12例患者术前曾行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或出血部位。血常规、出凝血吋间检査以了解患者的凝血及出血情况。同时,术前尽量补充血

4、容量,减少患者手术的危险。双侧腹股沟区备皮、碘过敏试验、与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等。1.2.2手术方法患者収平卧位,采用seidinger穿刺法穿刺股动脉成功后,送入5Fcobra导管或sp同轴微导管,于胸4〜7椎体间寻找支气管动脉开口,并结合病变部位行相应肋间动脉、锁骨下动脉、胸廓内动脉、膈动脉造影,详细观察供血动脉的走形、分布及病变情况等。超选择插管成功后(导管头端应深入支气管动脉1〜2cm)用lmmXlmni的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最后用明胶海绵条栓塞。6例肺癌患者同时行局部化疗药物灌注术。当供血动脉血流变缓慢或停止时,立即停止注射,再次行支气管动脉造影证实栓塞成

5、功为止。1.2.3术后处理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2〜3d,对原有病因给予相关治疗。对于出现胸痛、胸闷等栓塞综合征表现者,可给予高流量吸氧及相应对症处理。2结果1.1疗效评定标准疗效随访6〜18个刀,疗效标准包括:治愈:24h内活动性出血停止,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显效:咯血次数明显减少,仅痰中带血;启效:咯血次数减少,最大咯血最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无效:未达上述标准[2]。1.2疗效病变位于单侧22例,位于双侧12例;共行血管造彫73支,左支气管动脉26支,右支气管动脉29支,肋间动脉13支,膈动脉3支,胸綁内动脉1支,锁骨下动脉1支。34例患者共行45次支气管动脉栓

6、塞,即刻止血27例(79.4%),出血明显减少7例(20.6%),总有效率100%。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超过2个月,此期间内未见复发者,其中33例随访超过18个月,1例患者于3个月后死亡(肺癌患者,死于非咯血性原因)o1.3并发症34例患者均冇不同程度的刺激性咳嗽、发热、胸闷及胸痛等临床症状,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于3〜5d消失,2例患者有胸背部疼痛,经対症处理后1周内临床症状消失。1例患者咳嗽较为剧烈,咳出陈III性血痰,体温最高达39.6°C,经积极对症治疗1周后症状明显缓解,咯血未见复发,所有患者均无脊髓损伤发生。3讨论2.1咯血的原因和机制咯血是指喉及喉以卜•呼吸

7、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呼吸系统疾病是最常见的原因,主要包括支气管扩张、结核、肺霉菌病、恶性肿瘤、慢性支气管炎、先天性疾病等[3]。临床遇到的急性大咯血主要是支气管扩张和肺结核引起的,而肺癌通常只冇少虽咯血或痰血,较少引起大咯血。众多疾病引起咯血机制各不和同,但大致可分为三类:①各种急、慢性炎症侵蚀穿行于其中的动脉管壁,炎症病灶中的肺动脉常常闭塞,而支气管动脉往往扩张后破裂,易引起咯血;②各种病灶坏死形成空洞,周围的动脉管壁薄弱形成假性动脉瘤,在剧烈咳嗽或改变体位时易破裂岀血。③肺循环高压,如二尖瓣狭窄致肺静脉淤血以及各种先天性血管发冇异常如肺动静脉畸形等。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