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分析

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分析

ID:44033859

大小:3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8

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分析_第1页
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分析_第2页
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分析_第3页
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分析_第4页
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乳腺癌患者,均行乳腺X线摄影且诊断为乳腺癌,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27例乳腺癌患者通过行乳腺X线摄影,手术病理其中25例(92.6%)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17例(63%)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结论: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作用。【关键词】乳腺癌;X线摄影;诊断分析今年5月以来,好莱坞性感明星安吉丽娜?朱莉公布其通过“BRCA基因检测”,估计有87%的几率会患上乳腺癌,从而将目前完全健康的双侧乳腺切除,她的选择,引发了女性群体对于乳房的集体焦

2、虑和对于乳腺癌的关注。根据美国癌症协会2012年的统计,乳腺癌仍高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乳腺癌发病率也与欧美差不多[1]。虽说基因诊断与治疗在本世纪将会成为一种常规手段,但乳腺的X线影像分析仍然为临床对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对我院收治的27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X线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研究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27例乳腺癌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8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无意中发现乳房无痛、单发肿块,触诊肿块质硬、表面光滑,与周I韦I组织分

3、界不清,活动度差。1.2检查方法所有病例均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使用的机器为芬兰Planmed乳腺X线摄影系统。2结果木研究中27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其中25例(92.6%)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中17例(63%)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为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晚期癌细胞可经体静脉转移到肺、骨乙脑等处。3讨论3.1乳腺癌流行病学: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乳腺癌也已成为广大城市妇女恶性肿瘤的发病率Z首[3],而发病年龄更趋年轻化。人们对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意识U经提高。3

4、.2乳腺癌临床表现:乳腺癌的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表现出局部及全身症状。3.2.1肿块:是乳腺癌的首发症状。肿块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欠清,一般都为硬结,活动度都较差[2]。3.2.2乳房皮肤改变:乳腺组织被位于皮下的浅筋膜所包绕,深浅筋膜之间由Cooper韧带相连。由于浅筋膜与皮肤相连,当乳腺癌侵及乳腺间的Cooper韧带使之缩短时,会牵拉皮肤,使局部皮肤凹陷,出现“酒窝征”;生长较快,体积较大的肿瘤,可出现皮肤表浅静脉怒张,肿瘤局部皮温升高;如癌细胞阻塞了皮下淋巴管,即可出现皮肤水肿,出现“桔皮样变”;肿瘤发展到晚期,肿块长大,可使皮肤隆起

5、,如血供不足,随着皮肤发红,变薄,可发生破溃;癌细胞沿淋巴管、乳腺导管或皮下筋膜梁索直接浸润于皮肤,出现皮肤结节。3.2.3乳头乳晕改变:①乳头回缩及朝向改变:乳头扁平、回缩、凹陷、朝向改变,直至完全缩入乳晕下,看不见乳头。乳腺癌所致的乳头下陷与先天性乳头内陷不同。后者经常可用手牵拉提出,而乳腺癌所致的乳头回缩不可能被拉出。②乳头的湿疹样改变:最初为乳头瘙痒,乳头上皮增厚、脱屑、渗液,逐渐出现糜烂,而反复结痂、剥脱,乳晕皮肤剥脱后出现红色肉芽,乳头可慢慢变平,最后消失。3.2.4乳头溢液:乳头溢液伴肿块者,乳腺癌所占的比例较大。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

6、黄色、棕色、血性等;可以呈水样、血样、浆液性或脓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间隔时间也不一致。3.2.5区域淋巴结肿大: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内乳淋巴结等转移表现。3.3乳腺X线诊断的作用乳腺X线摄影是诊断乳腺癌最重要、应用最广、最有效的方法,具有影像清晰直观、定位准确、照射范围全面,对早期乳腺癌微钙化显示清晰,且操作简便快捷,价格低廉等优势,成为乳腺临床检查的首选方法[4]。不足之处是对于微小病变以及发牛于致密型乳腺屮的早期病变常不易显Zj'xO3.4乳腺癌的X线表现3.4.1直接征象:①肿块或局限性致密影:乳腺内出现结节状或不规则形的肿块,多数边缘不整、模

7、糊,常有长短不一的毛刺,肿块密度不均匀,较正常乳腺组织密度略高,肿块多在乳腺的外上象限。X线上测量的肿块大小要比临床触诊得到的结果为小。局限性致密影,也是乳腺癌的常见表现,冇时因癌组织沿乳导管扩展而不形成明显的团块,或因癌周炎性反应较明显,将肿块遮盖,X线上大多较致密,边缘不清。②钙化:钙化是诊断乳腺癌的一个重要X线征象。约1/3的乳腺癌可见成簇细砂粒状、针尖状的钙化,钙化可在肿块内或在肿块外,也可看不到肿块,只见成簇的钙化,有时可沿乳导管密集分布。而特异性钙化点常常可作为唯一的诊断依据。3.4.2间接征象:乳腺结构扭曲变形;较晚期由于癌瘤与乳头之间有浸

8、润或纤维组织收缩而出现乳头内陷;肿瘤区表面的皮肤可以表现增厚、冋缩(酒窝征);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