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干扰性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干扰性

ID:44034757

大小:7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8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干扰性_第1页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干扰性_第2页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干扰性_第3页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干扰性_第4页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干扰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干扰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干扰实验(征求意见稿)一、概述干扰物质是体外诊断试剂使用过程中造成测量误差的一个主要原因,针对体外诊断试剂进行的干扰实验是指通过实验查找出对体外诊断试剂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物质的过程。干扰实验评估资料是评价拟上市产品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也是产品注册所需的重要申报资料之O本指南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的有关要求,参考CLSI有关标准,对干扰实验的评价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处理进行了原则性要求。其目的是为生产企业进行干扰实验评估及准备干扰实验评估资料提供原则性指导,也为注

2、册管理部门审核该部分分析性能评估资料提供技术参考。由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发展速度快、专业跨度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根据体外诊断试剂发展的需耍,适时对本指南进行修订。二、干扰实验评估的基本原则(-)干扰物质来源:干扰物质可能来自内源或外源物质。町疑干扰物质的来源通常有:1•常见的异常标本,例如溶血、黄疸及脂血;2.普通的处方药及非处方药;3•患者群体中异常的*化代谢物;4•患者群体中常见的治疗药物;5•干扰测量程序的药物(包括代谢物);6.已报道干扰相似测量程序的物质;7•标本处理过程中的添加物,例如抗凝剂、防腐剂;&采集及处理过程中接触标木的物质,例如血清分离设备、导

3、管、标本收集容器及塞子;9•影响某些实验的膳食物质,例如咖啡因,B-胡萝卜素,罂粟籽。(一-)在实施评价实验前,必须决定临床可接受的标准。(三)在实施评价实验前,操作者必须熟悉仪器设备及测量程序并对精密度及准确度进行评价,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避免遗留效应影响分析结果,确保分析系统保持稳定。三、干扰实验的评估及数据处理方法干扰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i般是通过测定对照或基础样本池中待测物的浓度计算得出的。在某些情况下,对照样本池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内源性干扰物质,如胆红素、血红蛋白、蛋白质和脂类。在一些测量程序中,采用标本前处理、样本空白、血清基质校正物和因了校正等手段以减少这些

4、干扰物质在平均浓度下的影响,只有当患者样本中干扰物质浓度高于或低于平均水平时,由于干扰物质引起的误差才会显现出来。基于此,有两种评估干扰物质的基本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优点及内在局限性,当两种方法同时使用时,可提供相互补充的信息。一种方法是将可疑干扰物质加入样本以评价干扰效果,另一种方法是测量个别有代表性病人标本,相对于高特异性可比较的测量程序评价被分析测量程序产生的偏倚。(-)干扰筛查评价很多可疑干扰物质在相对较高浓度下所产生的干扰,称此为“干扰筛查”。将可疑干扰物质加入基础样木池,计算实验样木相对于对照样本测量结果所产生偏倚,称此为“配对差检验”。如果可以观察到临床

5、显著性影响,可以认为此种物质为T扰物质,需要进一步评估干扰物质浓度与干扰程度的关系。1.实验材料和基本要求(1)基础样本池:从…些未服用药物的健康个体获得新鲜标本,以此反应标本基质。若不能获得新鲜标本,可使用冷冻或冻干的标本代替,但应保证实验材料充分接近新鲜临床标本。使用适当纯度的分析物将样木池中分析物的浓度调整到医学决定水平,但要避免引入其它的干扰物质。(1)储存溶液:准备一种适当纯度或者最接近循环形式的可疑干扰物质。选择一种实验物质能充分被溶解的溶剂,例如试剂纯水、稀释的HC1或NaOH、甲醇或乙醇、丙酮、二甲亚矶(DMSO)及其他有机溶剂。制备至少20倍干扰物实验浓

6、度的储存溶液。(2)每个标本所需要的重复测量次数:双侧检验的实验重复次数为:〃=2[(习"+%”/九』,单侧检验用Zz代替Zi/2。其中,Zi/2是双侧检验的可信度为100(l-a)%时标准止态分布相对应的百分位数;Zi是单侧检验的可信度为100(1-a)%时标准正态分布相对应的百分位数;Z“是把握度为100(1-0)%时标准正态分布相对应的的百分位数;dmax是检测分析物浓度时最大允许的干扰(interference);s是测量程序的重复性标准差。由于实验次数必须为整数,所以将计算结果四舍五入为整数。(3)干扰物实验浓度:干扰物质浓度应达到病理标本的最高浓度值。(4)分

7、析物实验浓度:分析物实验浓度应选择两个浓度水平。在大多数情况下,可选择医学决定水平、参考范围的上、下限或病理浓度。1.实验过程(1)选择适当的分析物浓度;(2)建立一个临床上显著性差别(dmax)的标准;(3)决定每个样木的重复次数;(1)制备一个基础样本池;(5)制备一个储存溶液;(6)制备实验样本,将储存溶液加至容量瓶体积的1/20,再用基础样本加至刻度,混匀;(7)制备对照样本,将溶剂加至另一容量瓶体积的1/20,再用基础样本加至刻度,混匀;(8)在同一批测定中,交替分析实验(T)及对照样品(C),例女口C1T1C2T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