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粤金油占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_陈钊明

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粤金油占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_陈钊明

ID:44039553

大小:8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粤金油占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_陈钊明_第1页
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粤金油占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_陈钊明_第2页
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粤金油占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_陈钊明_第3页
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粤金油占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_陈钊明_第4页
资源描述:

《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粤金油占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_陈钊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优质咼产抗病水稻新品种粤金油占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陈钊明何秀英廖耀平程永盛陈粤汉刘维卢东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摘要:粤金油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抗病育种研究室选用本所育成的水稻品种玉香油占、粤泰丝苗和粤星占经过复合杂交育成。该品种具冇优质高产抗病的特性。介绍了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关键词:釉稻新品种;粤金油占;特征特性;栽培技术粤金油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抗病育种研究室选用木所育成的水稻品种玉香油占粤泰丝苗和粤星占经过复合杂交育成。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

2、病的特性。2010年晚季参加广东省优质稻区试,平均单产技术监督粮油产品质鼠监督检验站进行鉴定,稻米品质达国标利省标优质3级。主要理化指标:整精米率72.7%〜73」%,垩口粒率5%〜6%,垩口度0.8%亠1.8%,直链淀粉25.0%,胶稠度48〜66mm,长宽t3.3〜3.6,食味品质分74〜81分。米质鉴定为国标和省标优质3级。421.25kg/亩,比对照种粳釉89增产5.00%,增产不显著;2011年晚季复试,平均单产431.94kg/亩,比对抗病性:中抗稻瘟病,中B、中C群和总抗f频照种增产10.72%,増产极显著。2011年晚季参加广率分别为84.

3、62%〜86.8%、100%、91.4%〜94.12%,病东省优质稻区试生产试验,平均单产465.24kg/亩比对照种粳釉89增产10.85%。日产量3.70〜3.72kg。201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12024)。1待征特性粤金汕占属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晚季平均全生育期114〜116天,与对照种粳釉89相当。株烈适中,,圃鉴定穗瘟4〜5.5级,叶瘟3.25〜3.3级;中感白叶t病(IV型菌3〜5级,V型菌7级)。2产量表现2010年晚季参加广东省优质稻区试,平均单产421.25kg/亩,比对照种粳釉89增产5.00%,

4、增产:显著;2011年晚季复试,平均单产431.94kg/m,比对照种增产10.72%,增产极显著。2011年晚季参加广东分藥力较强,叶色浓绿,叶姿挺直,长势繁茂,茎秆省优质稻区试生产试验,平均单产465.24kg/市,比对中照种粳釉89增产10.85%。日产量3.70-3.72kgo在生粗,抽穗整齐,耐寒性中强,抗倒性强,后期熟色好,产上通过高产栽培,一般单产可达500kg/亩以上。丰产性较好。高99.4〜100cm,穗长20.6〜21.3cm,有效穗19.3万〜19.5万穗/亩,毎穗总粒数137粒,结实3率81.2%〜82.1%,千粒重20.2〜21.

5、8go适宜广东省粤3.1北以外稻作区作早、晚季种植。栽培技术要点适时移栽一-般用种量1.5〜2kg/#,早季移栽秧龄30天、晚米质:依据GB/T17891-1999《优质稻谷》标准和季18天。移栽每穴插2〜3苗,规格16.7cmx20cm;在DB44/181-2004《广东省优质釉稻谷》标准,经广东省3~4叶时抛植。tillI13002060362:E-mail:1基金项目: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2011A020112008)作者简介:陈钊明(1956・),勺,研究门•从事水稻台种研究工作。电话通讯作者:廖罐平oE-mail:13922755060@139.

6、com冬小麦品种金麦2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刘文政(天津市玉米良种场宇河301507)摘要:金麦26是天津市玉米良种场选育而成的小麦品种。通过2008-2012年4个生育周期的示范推广,总结出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主耍做法为:注意精细整地、适时适埔播种、做好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关键词:冬小麦;金麦26:选育;高产;栽培技术金麦26是天津市玉米及种场于2001年用轮选父木杂交。在杂交后代中,经多代系谱法选冇而成。987作母本、京冬8号作父木进行有性杂交后再以农2产量表现大3291为父木杂交,经过多代连续选择,于2005年2」区域试验结果选育而成的小麦品种。该品种

7、属冬性,高产、稳产、抗病、屮熟,适宜天津市高肥水地块种植。2010年1()月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津审麦2010006)。1品种选育过程1.1育种目标夭津市是我倒小麦玉米两茬平作的北部边缘地区,热量资源略显紧张,小麦全生育期均处于旱季。2008-2009年度天津市冬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为474.55kg,较对照京冬8号(亩产438.68kg)增产8.18%,增产极显若;2009-2010年度续试,平均亩产量为451.85kg,较对照京冬8号(R产416.15kg)增产8.57%,增产极显著。2.2生产试验结果2009-2010年

8、度天津市冬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为445.66kg,较对照京冬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