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中医针灸治疗

带状疱疹中医针灸治疗

ID:44042168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带状疱疹中医针灸治疗_第1页
带状疱疹中医针灸治疗_第2页
带状疱疹中医针灸治疗_第3页
带状疱疹中医针灸治疗_第4页
带状疱疹中医针灸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带状疱疹中医针灸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体针】(一)取穴主穴:阿是穴、夹脊穴、支沟、阳陵泉。配穴:腰以上病灶:曲池、合谷、外关;腰以下病灶:三阴交、太冲、血海。阿是穴位置:系指皮损周I韦1(约离疱疹0.5〜1寸处)。夹脊穴位置:取与皮损相应Z夹脊穴。(二)治法一般仅需取主穴,疗效不明显时酌加1〜2个配穴。阿是穴针法:以1.5〜2寸毫针,呈25度角朝疱疹方向斜刺,按皮损范围,在周围进4〜8针,略加捻转提插,有轻度得气感即可。相应夹脊穴,斜向脊柱深刺,使针感循神经分布线路传导。余穴均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30分钟,5〜10分钟运针1次。每日1〜2次

2、。(三)疗效评价疗效判别标准:基木痊愈:疱疹结痂,症状消失;显效:疱疹结痂,症状明显消失;有效:部份结痂,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改善。共治疗431例,有效率在96%左右。其中100例按上述标准评判,基本痊愈67例,显效11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97%。【二、处位激光照射】(一)収穴主穴:分2纽。1、阿是穴;2、腰以上病灶:合谷、曲池;腰以下病灶:阳陵泉、侠溪。配穴:支沟、太冲。阿是穴位置:皮损区。(二)治法应用波长6328埃,输出功率25毫瓦,激光针功率为2〜3毫瓦的氨■筑激光针灸仪进行治疗。依据症情选穴:

3、凡皮损面积人,水疱多,感染为主而疼痛轻者,仅用主穴第一纽。采用激光散焦照射,照射距离为4()〜60毫米,照射密度为().5〜1毫瓦/平方厘米,每处照射5〜io分钟。以疼痛为主,皮损面积较局限,仅冇红色丘疹或皮疹已结痂者,则取主穴Z第二组,以激光针灸仪照射,剧痛者加配穴,每穴分别照射5分钟。如果上皮损而积人而疼痛乂剧烈者,则二组宜结合应用。每LI治疗1次,1()次为一疗程。(三)疗效评价共治疗311例,以治5次为限,按上述疗效判断标准,其总冇效率为94.2%(痊愈率为69.8%)。【三、耳针】(一)取穴主穴:肺、敏

4、感点。配穴:皮质下、内分泌、交感、肾上腺。敏感点位置:指耳廓上,与病灶相应位压痛明显处。(二)治法主穴必用,配穴据症情酌収1〜2穴,每次一侧。采用捻转手法,刺激宜强,持续运针2〜3分钟,超针1小时。每日1〜2次。另可把1()0克干净的墨汁和5克雄黄粉调匀,搽在患处周围的边缘上。每日一次。(三)疗效评价共治172例,平均疗效在95%以上。(一)取穴主穴:曲池。(二)治法药液: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100微克/毫升)。每次取双侧,以5号齿科针头,深刺得气后,每侧穴注入1毫升。每H1次。皮损有渗出者,可外敷咲喃西林氧

5、化锌软膏。(三)疗效评价200例本病患者,经穴注射2〜8次,全部痊愈。【四、皮肤针】(一)取穴主穴:分2组。1、脊柱两侧旁开2厘米Z平行线;2、距病灶边缘1厘米Z环状区。(二)治法取第一组作整体治疗,第二组作局部治疗,-•般宜同吋収。先依皮损所在部位和范围,定平行线长度和环状区大小。如在胸胁部,取和当于胸段长度;皮损在下肢,取腰紙段长度。然后,以较强手法叩刺平行线和环周线,皮肤针针尖方向与皮肤表面垂肓,针尖接触皮面应短暂(约每秒2次),针间距离0.5〜1.0厘米左右。每条刺激线连叩三遍,每LI1〜2次。注意不可叩

6、刺病灶,以防感染。(三)疗效评价疗效判别标准:痊愈:皮损炎症全退,水疱十涸,无新疹,自觉症状全部消失。共治110例,按此标准,痊愈107例,治愈率为98.2%。【五、艾灸】(一)取穴:主穴:阿是穴。(二)治法一为艾炷灸。于阿是穴之二处(一处为先发之疱疹,一处为疱疹密集处)各置一麦粒人之艾炷,点燃后,觉灸痛即吹去未燃尽Z艾炷。再以同样的方法,延伸至远端疱疹密集处各灸一壮。1次即可,如不愈,隔5天再灸1次。一为艾卷灸,取纯艾卷或药艾卷,点燃一端后熏灸阿是穴。其熏灸方法有三种:一为卅2支艾卷同时作广泛性冋旋灸,以病人感

7、觉灼烫但能耐受为度,灸治时间据皮损面积人小酌情掌握,一般约30分钟。二为用1支艾卷在阿是穴均匀缓慢地向左右上下回旋移动。应注意艾火宏壮,集小丁•疱疹顶部,以有灼热麻苏苏的特殊感觉沿肋问隙或经脉循行路线感传为佳。三为“用灸法",用艾卷在病损处由屮心向周围围灸,直灸至局部潮红,患者白觉舒适,不知痛为度,通常需时30〜40分钟。上述三法,可任选用,每H1次,4〜7次为一疗程。(三)疗效评价艾炷灸100余例,均在5〜7天获愈[14]。用艾卷灸共治166例,其屮用围灸法及单支艾卷薰灸法治疗136例,均在5次内获得痊愈。另3

8、0例,川双支艾卷同灸法,经治7次,结果痊愈17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六、火针】(一)取穴主穴:肺俞、胆俞、脾俞、阿是穴。配穴:病变在腰以上加支沟,在腰以下加阳陵泉。阿是穴:皮损区周围。(二)治法主穴均取,据病变部位加配穴。将针在酒楮灯上烧灼,至针尖红而发亮,迅速刺入穴位,直刺3毫米,快刺疾出。阿是穴则釆用疱疹周围围刺Z法。每3H1次。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