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在临床上的应用

干扰素在临床上的应用

ID:44044211

大小:6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8

干扰素在临床上的应用_第1页
干扰素在临床上的应用_第2页
干扰素在临床上的应用_第3页
干扰素在临床上的应用_第4页
干扰素在临床上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干扰素在临床上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干扰素在临床上的应用杨一承08生物技术1班20082170104(浙江中医药大学2008级生命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53)摘耍:综述作为细胞因子Z—的干扰素的临床应用,从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三方面阐述干扰素的作用和作用机理,并归纳干扰素治疗相关症型。关键字:干扰素;临床应用;1干扰素的作用机制1.1干扰素对病毒的作用干扰素不能直接灭活病毒,而是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VP)发挥效应。干扰素首先作用于细胞的干扰素受体,经信号转导等一系列生理过程,激活细胞基因表达多种抗病毒蛋白,实现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抗病毒蛋白

2、主要包括2'・5'A合成酶和蛋白激酶等。前者降解病毒mRNA、后者抑制病毒多肽链的合成,使病毒复制终止。干扰素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1.2干扰素对癌细胞的作用INF可诱导转化细胞,增加癌相关抗原的表达。使其对免疫反应的成分更加敏感。并可调节细胞癌基因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的终末分化。活化淋巴因子,增强T细胞、口然杀伤细胞(NK)、粒细胞、单核细胞的细胞毒性,激活巨噬细胞,通过加强免疫反应预防和治疗某些癌症。1・3干扰素的作用特点:①间接性:通过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等效应分子抑制病毒。②

3、广谱性:抗病毒蛋白是一类酶类,作用无特异性。对多数病毒均有一定抑制作用。③种属特异性:一般在同种细胞中活性高,对异种细胞无活性。④发挥作用迅速:干扰素既能中断受染细胞的病毒感染又能限制病毒扩散。在感染的起始阶段,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发生作用Z前,干扰素发挥重耍作用。2干扰素应用现状2.1毛细胞白血病IFN-a己是国际公认的治疗毛细胞白血病的首选药物,该病是一种少见的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占成人口血病的2%),其特征是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及机体反复感染。外周血和骨髓检杳发现有特征性的“毛细胞%过去对毛细胞白血病唯一有效的治

4、疗措施是脾切除,脾切除后如病情再恶化则要化疗,但疗效较差。IFN"治疗毛白的有效率达60%,且副作用轻。2.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慢粒(发病率为3/10万)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克隆异常的疾病。该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脾肿大及外周血中白细胞增加,90%以上的患者细胞遗传学检查可有标志性的异常染色体,称为Ph染色体。传统的常规化疗虽然改善病情,但对Ph染色体抑制率低,疗程短,不能延长病人生存期,也不能阻止病情进展。骨髓移植(BMT)是目前唯一的根治慢粒的方法,但受骨髓供体的来源费用昂贵以及易引起严重的合并症等因素所限,使BMT难

5、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IFN,的应用使慢粒的治疗上了新台阶,干扰素可抑制有Ph染色体的肿瘤细胞克隆,其中1/3患者Ph染色体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恢复止常的造血功能。目前多数学者认为IFN-a治疗慢粒慢性期病人疗效好于晩期病人;大剂量长疗程好于间断给药;联合用药好于单一用药,常用的联合用药有马利兰、疑基月尿和阿糖胞甘。国内慢粒协作组采用IFN-a联合径基服治疗慢粒70例,有效率94.3%。可见缓解。长期随访,预期生存率达78%,故IFN是冃前除骨髓移植外的首选治疗方法。2.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目

6、前的临床研究证实,虽然用IFN-a-lb治疗ALL达到完全或部分缓解的白分率不高,但却可使复发率明显降低。2.4慢性乙型肝炎[4]IFN对病毒性肝炎的作用机制是:IFN能诱导激活细胞磷酸化多肽,延长激动因了的蛋白激酶和磷酸二酯酶,阻碍病毒蛋白合成,并通过酶的作用。导致一系列病毒mRNA的降解。目前根据临床应用疗效分析,干扰素仍为治疗乙型肝炎的一线药物,其疗效早己肯定。我国己批准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重组IFN包括IFN-a-lb,a-2a及a・2b。IFN・a对伴冇血清转氨酶升高及明显病毒复制的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效果,H

7、BeAg及HBV-DNA转换率约为30^40%-长期随访中,多数(80%以上)有应答的病例可获得持续效果,可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存活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从30-60%不等,以下情况应用干扰素治疗反应较好,①治疗前血清ALT或AST有反复波动或酶的活力持续升高者;②治疗前血清HBeAg的P/N值偏低(P/N5-8)或HBV-DNA水平低(<100pg/ml)者;③病程较短者;④应用干扰素剂量宜大(3~6百万单位),隔日皮下或肌肉注射1次,疗程6~12个月;⑤肝脏病理有活动性炎症病变者疗效佳;⑥无

8、重叠感染者;⑦无HIV感染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⑧肝组织内含铁量低者;⑨治疗期间血清屮无干扰素屮和抗体产生者;⑩女性患者疗效比男性为佳。2.5慢性丙型肝炎[5][1]多数丙型肝炎病情隐匿进展,经过10〜20年约20%病人发展成肝硬化,20年后约1-5%患者发展成肝细胞性肝癌。丙型肝炎的慢性化与持续性病毒血症有密切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