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剖析历史高考易错题

名师剖析历史高考易错题

ID:44053405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名师剖析历史高考易错题_第1页
名师剖析历史高考易错题_第2页
名师剖析历史高考易错题_第3页
名师剖析历史高考易错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名师剖析历史高考易错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名师剖析历史高考易错题一、探究高考:现实性、基础性、开放性1.命题视角上彰显了公民教育冋顾近三年的高考,更多地注重对吋代性与现实性的思考,更多地注重对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引导,更多地注重分析问题的综合性。高考试题不回避热点,紧紧围绕纪念事件、热点话题展开。命题者白觉或不白觉地考察了“历史周年”问题,并隐性关注吋政热点,较好地考查了考牛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如,2010年周年事件有“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TT团大战”70周年;2011年巴黎公社成立140周年、太平天国爆发160周年、“屮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32

2、题)、“辛亥革命与三民主义”(46题);2012年南京条约签订180周年(41题)等等。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太平天国运动16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三件大事代表了中国近代以来三大阶级三种不同形式的反封建斗争和选择的不同道路,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和中国近代化道路上三次重要的尝试和探索。三件大事勾勒出的是近代中国历史艰难的发展历程和历史的必然选择。高考试题秉承着“以史为鉴”的考查模式。•其很好地把历史教育与社会活动相结合的问题凸显出來,既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较好地引导学牛去认识社会政

3、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现状,也更加符合历史学科特点。试题更贴近时代牛活,强调鉴古知今。2011年试题中有官员选拔的“徳才观”(40题)、“崛起与借鉴”(41题)、“少数民族区域管理”(45题)、传统文化”(48题);2012年试题中有“抑制豪强”(24题)、“许仙与白娘子”(25题)、“正心诚意”(27题)。这些试题既关注社会,更注重现实。特别是政治史中的绝人部分试题均为社会现实的反映,往往程度不同地声东击西地隐性介入社会现实问题。历史不是孤立的,耍关注历史事件的时间与空间,尤其是与边缘学科Z间的联系,思考文综考查的内

4、涵。2010年“西周封国题”(24题)、2011年“长江流域题”(25题)等,命题人对试题的设计都注重知识与能力并举,集人文性、趣味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关注现实,注重历史学科的人文性,突iii对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考查。如2012年40题的“红绿灯题”的第(1)问,材料中“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这句话包含着这样儿个有效信息:“伦敦”“最繁忙”“交通秩序有所好转”。如果考生阅读能力、解读能力及分析能力略强一些,就应该能考虑到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模扩大、交通拥挤等一系列关键词。而第(3)问命题人要求考牛从多角

5、度回答问题,细心的考牛,概括能力较强的考牛,除概插出“交通方而”和“环境方而”外,还能从材料中找到关于“城市管理方而”和“城市文明程度(交通规则)提高”等方面,从多个方面和不同角度组织答案。命题者旨在多个角度关注科技对社会带来的变化,思考着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紧扣社会进步这一主题。试题运用社会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史观等隐性介入中国式过马路等问题,从而提升人们的人文素养以达到考试的再教育功能。此题综合性很强,它打破了代界(穿越近代和现代)、国界(英国、美国、加余大)和模块界(政治模块、经济模块和文化模块),坚持了中外

6、关联、古今贯通的命题思路。试题呈现的方式既有史实的再认与再现,也有对历史现彖的分析和评论,还有対主题的归纳和概括等。它注重基础知识及主干知识,注重知识的概括理解与运用和迁移能力,更注重知识点与历史热点的有机结合,堪称经典之作。从考后估分来看,有的考生在写出“交通方而”“环境方而”字样后,便无边无际大量泼墨,要么是史实的简单堆砌,要么是史实的重复表达,要么是以史实作为观点再度进行平行论述,缺乏基本的总结与升华,虽然篇幅大文字多,但只能得到一半分数。选修部分,2011年“孙中山五权分立”(46题)、2012年“国民政府”

7、(46题),命题人从祖国统一这一趋势出发,更可谓立意高远。历史教冇的立足点不仅仅是让学生综观世界的今天与明天,给学牛知识、经验、教训和启示,更多的是让学牛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多元的思维层次去认识与理解历史事物,认识当今的世界和中国,展望中国和世界的未来。立意高远是命题的故高境界。历史与现实是不能分开的,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将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感受到历史是立体的、是鲜活的。如试题屮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等等,以历史概念设计问题,其现实

8、性和时代感更为明显。1.考査内容上突出了主干知识试题的知识落点集中于教材的重点“驻元”和重点“课”。试题突出历史发展线索和历史的整体性,不追求知识的覆盖回,而强调主干知识。2012年的高考试题,更加关注了对中国社会的考查,12个选择题10个考查中国。试题不迅求模块知识的均衡分布,如连续考查明清历史、2012年的24题、26题、30题、32题、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