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同步练习一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同步练习一

ID:44056054

大小:308.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8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同步练习一_第1页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同步练习一_第2页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同步练习一_第3页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同步练习一_第4页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同步练习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同步练习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一一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同步练习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下面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括•号内)图3-3-1表示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回答1—4题。1.图中表示喀斯特地貌的是()dh图3-3-1C.c)B.bA.a2.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是A.褶皱隆起C.水的化学溶蚀作用3.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A.B.C.D.(B.流水搬运与沉积作用D.可溶性岩石构成地表)搬运和沉积作用流水对岩石圈的侵蚀、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对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风力对岩石圈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冰川对山体的侵蚀作用)B.岩石中含有化石D.岩石具有可溶性)4.喀斯

2、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A.岩石有风化裂隙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5.水对碳酸盐类岩石的溶蚀力大小主要取决于(A.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多少B.二氧化碳和碱性物质的数量多少C.碱性物质的数量多少D.二氧化氮、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多少6.对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流动性影响最小的是()A.大气降水B.地而坡度C.太阳辐射D.岩石裂隙的类型和连通性7.与桂林山水形成和发育关系不密切的是()A.岩石条件B.土壤条件8.桂林地区的石灰岩属于()A.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岩浆岩C.岩浆活动形成的沉枳岩C.气候条件D.生物条件B.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D.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9.有关桂林地区自然条

3、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与气候有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和富积B.漓江谷地自东向西横贯全境C.流水的搬运与沉积作用强烈D.地势南高北低10.喀斯特地貌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是()A.地表崎岖、地基稳定性强,有利于交通线的建设A.地表崎岖、地基不稳定,不利于交通线的建设B.平地虽小、但土壤肥沃,有利于种植业发展;高原:山区;平原d.穷山恶水、资源贫乏,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丁1图3-3-2表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殘診农丄a:11—12题。ii・图屮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图3-3-2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D.青藏高原12.下列选项中,描述该地区

4、景观的是()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屮B.会当岭绝顶,一览众山小C.山在两岸走,人在画中游D.—片孤城万仞山将止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括号内)(二)双项选择题(下面各题有两个正确答案,13.形成喀斯特地貌的最主要岩石有()A.石灰岩B.花岗岩C.白云岩D.石英砂岩14.岩石的透水性取决于()A.岩石的破!度B.岩石的结构与区域构造C.岩石的酸碱度D.岩石的空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15.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包括()A.峰林B.石笋C.石柱D.落水洞16.下列自然景观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是()A.壶口瀑布B.桂林山水C・路南石林D.黄山群峰17.有利于桂林“山水”形成的自然条件是()A.

5、桂林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全年降水丰富B.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岩性纯C.桂林地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D.桂林地区地形相对较平坦18.桂林山水是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桂林气候条件有利于生物生长,为喀斯特地貌形成创造了条件B.桂林地区山地多平地少,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C.桂林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十分丰富,,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D.桂林地区的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不利于水的下渗二、综合题19.读图3-3-3,回答下列各题。wnrt图3-3-3(1)图小的溶洞是由于石灰岩受到含有的流水的作用而形成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图中a是,b是,c是o于作用而形成

6、的。其形成过程屮的化学方程式为O(3)图中地貌形态主要在我国、(省或自治区)分布非常普遍。(4)写出你所知道的如图景观的著名旅游景点名称两个:12.读材料,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徐霞客在考察了广西、贵州、云南后,对这一带发育的峰林地貌作了总结:“峭峰离立,分行竞颖”,“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他还指出这“磅礴数千里”的岩溶地貌,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各省有各省的特点:广西之山的特点是“有纯石者,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不相混杂”;云南之山,“皆土峰缭绕,间有缨石,亦十不一、二,故坏洼为多”;贵州之山,“则界于二者之间,独以逼耸见奇”。又说:云南之山,“惟多土,故多雍流成海,而流多浑浊

7、”;广西“惟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至贵州则“界于二者之间”。一一选自《徐霞客游记导读》(1)徐霞客为代人,著名的学家。(2)比《徐霞客游记》更早记载溶洞的著作包括成书于战国年间的《》和北魏郦道元的《》等。(3)酋南地区岩溶地貌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是什么?(4)文中“雍流成海”的“海”是指;“流多浑浊”的原因是:文中"穿穴之流”是指O13.图3-3-4是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1)图示地形分布在我国(地形属于气候,气候特点是O(2)图中地貌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