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生态林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山区生态林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ID:44056945

大小:2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8

山区生态林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山区生态林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山区生态林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山区生态林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山区生态林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区生态林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区生态林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生态林业概念的提出,有生态经济学以及生态学两大学科作为基础,加上系统工程手段的辅助,并配合世界先进的管理工艺,依据当地状况,生成一整套突岀林业工作内容的体系,配合其他经济工作,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在中国广大山区,生态林业可以看成是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部分,增强林业经济适应性,对于开发山区有重大意义。本文对山区的生态林业建设过程屮出现的缺陷以及阻碍性因素进行讨论,希望找到对策。关键词:山区生态林业;问题;制约因素;对策1山区生态林业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1.1存在问题1.1.1资金不足社会意识形态的进一步更新,带来广大人民对生态林业的期望。山区林业本

2、身也是国家重视的项目之一,不过,由于山区的地质条件经济条件等限制,形成规模化工业很难,因此山区工业的发展整体来讲很难产生经济效益。一方面山区林业不能为国家,为政府带来很强大的经济受益,另一方面山区林业因此很难受到经济的扶持,也尚未形成对于生态林业的资金计划,因此各方面对林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高,形成恶性循环,林业建设所需的基础不到位,也很难产生新的作为。因为某些地方各自为政,缺少用整体、统一的眼光治理,总体建设中没有出现防护林,林业建设等规划,正常的林业发展脱离社会需求。对土地的利用不能完全合理,该种树的地方种了田,该种田的地方养了水,并且养树缺少方法,没有工程和生物手段结合的意识。进

3、行管理时所用的方法不能针对生态环境本身特点,建设时缺少程序,多次建设的情况经常发生,这些都是阻碍生态建设的制约性因索。林业布局重叠。因为一些历史上的需要,林业发展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建设重点,而时间上的工作交接不明导致工作规划相互重叠,矛盾重重,建设方向不明,使科学规划难以落实。1.1.3技术支持力度不够从业人员并不是高知识、高技术人才,而在工作中又缺少相应的技术培训和高科技产品的支持,冃前生态林业的手段缺乏推广,存在林业的“偏远地带”,人才和技术都不愿意停留。一些地方并没有林业发展的意识,也未建立站点。一些站点虽已建成,但既没有人才也没有资金,一些科技成果被放在一边,不去普及也不

4、去研究,林业机构不稳定,人员流动大,人员工作时间不长,短时间内时常有技术人才离职,人才流失问题严重。1.2制约因素现在可以看到,山区生态林业未能达到理想效果,限制因素很多。比如,聚集投资的办法较少,技术水平有限,受益分配机制不科学,生态林概念不清晰等。以下探讨集资办法以及健全技术服务两个因素,这两点对于山区建设生态林业的作用很明显,因此,更具有分析价值。生态林业建设本身需要打持久战,前期必然有强大的资金投入作为后盾来建设,并且受益不是短期见效。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国债形式的资金投入并不是首选。其次,生态建设需要大规模资金长时间的投入,现在常用的投资手法是银行贷款,但是,银行贷款利息较

5、高,目前的现筹现代给贷款者造成较重的压力,想在短期实现资金回笼并产生受益很难。对于从业者來说,并不能起到鼓励投入的作用,并一且,资金的流动缺少保障,阻碍资源的综合使用,也不能与持续发展和以养为主、以伐为辅的林业发展相适应,此外,国家在这方面,也无进行补偿性投入,因此,此投资不能实现循环,各级领导也无积极性参与这类工作,生态建设缺少后备力量,自然发展缓慢,新突破较少。1.2.2技术服务机制不健全林业发展的技术性必须以与之相匹配的工作作为依托,不过我们H前山区的情况是交通闭塞,信息流通不畅,多数条件都落后于城市。比如,科学投入不够科学、稳定,没有强大的资金以及项日支持,因此工作过程还较为

6、原始。第二,人才缺失,又无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意识,建设工作无适当人选。第三,体制落后,管理体制不能与现行体制相符合。林业体系缺少内容,没有相应的科技含量,树木的品种单一,没有高质量的新型品种,品种单一落后,林果及植物本身经济效应不强,看不到实际效用,因此,群众很难有被调动的积极性来完成这件事,恶性循环,生态林业成为空口号,难以推广普及。2对策山区的生态林业,本身具有繁复性,长期性,所以,要有更强和更多的融资意识和融资方法,投入高技术人才來进行规划普及,提升技术宣传。同时,生态林业建设应该具备强大的经济生产功能,能逐步自给自足,农民能够通过参与到这项工作的同时获得实际的收入

7、。2.1加大补偿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投资生态林业,积极开拓筹集社会资金的渠道,加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补偿的力度。加大信贷投入,延长贷款年限。国家应加大对林业的支持力度,明确各级政府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分别实行全额支付和补助支付、直接支付和转移支付等不同的公共财政支持方式。在生态经济原则指导下,逐步开展生态补偿征收试点。发展多种经营,长短结合,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加强建立资金管理、资金使用和计划管理等制度。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