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商城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ID:44057446

大小:33.6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8

商城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1页
商城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2页
商城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3页
商城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4页
商城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商城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商城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摸清县域内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对自然生态等优势条件给出相对准确判断的同时,分析发展劣势,理清思路,进而才能科学地制定发展措施、发展规划。[关键词]县域经济茶产业劣势分析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S57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J1003-1650(2013)07-0016-02革命老区商城县位于豫、鄂、皖三省交界处,地处大别山腹地,江淮之间。区域性地质构造属秦岭褶皱系,境内经历了长期多次的构造运动,尤以燕山期最为强烈。土壤区划为北亚热带黄棕壤地带、大别山山地黄棕壤和山地棕壤

2、土区。得山水之灵秀,生态环境优越,商城茶叶生长自然条件良好。因受南北过渡气候和山地、丘陵、垄岗等不同地形的影响,过渡特点明显,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商城种茶史已有2300余年。作为商城最具特色的农业产品之一,茶叶现已成为全县广大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2009-2012年,商城连续四年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为广大茶农制定生产发展规划、实施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我们对全县茶叶种植加工核心区6个乡镇及开发、辐射区的13个乡镇、管理区,10多个茶场、60多个茶叶种植户进行了专题调研

3、。、茶叶产业发展现状1•茶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带來的经济总量稳步增加1.1茶园面积快速扩张全县茶叶生产发展迅速,现茶园面积32万亩,采摘面积17.8万亩,总产量达445万公斤。种植面积持续增长,茶叶产量、产值同步增长。1.2分布区域相对集中商城茶叶种植主要集中在县南部山区。苏仙石、金刚台、汪岗、伏山、长竹园、达权店6个山区乡镇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效益日趋凸显。1・3种茶意愿继续增强商城茶始种于东周,历史悠久,山区农民历来种茶意愿强,现已辐射到19个乡镇、管理区。调查表明,目前全县涉茶农户已达

4、23000户,茶叶收入占茶农纯收入比重达50%o2.茶叶基地建设发展较快,使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实现茶叶规模生产经营,规模效益的前提和保障是建立高标准茶叶生产基地。目前全县标准化茶园、茶叶生产基地建设较快,如汪岗、李集等乡借助水利坡改梯项目高标准建设基地发展较快。双椿铺、苏仙石乡由种茶大户投资建基地;鲂鱼山乡由返乡创业人士建茶叶基地。县有机茶园已通过冇机茶生产基地认证。目前,以黄柏山、其鹏、茗阳等为主的龙头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集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拥有生态茶园基地,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产

5、业化经营稳步推进。3•品牌效益口趋凸显,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黄柏山、其鹏等名优绿茶特别是“高山大毛尖”一直看好。“金刚碧绿”、“其鹏”等商标被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坐落在金刚台自然保护区的其鹏有机茗茶场,生产的“其鹏”茶叶获得河南省首家有机茶认证。该茶场按照冇机茶制作标准年产干茶约20万公斤,其屮冇机茶10余力•公斤,供不应求。“其鹏有机红茶”、“茗阳信阳红”等知名度不断提高。全县在“公司+基地+农户”的基础上成立的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4•种植效益显著提高,但个体、区域间差异较大如今,茶叶平均价格上涨到每50

6、0克200元左右。但,由于经营方式及牛产规模不同,不同类型、区域间种茶效益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表明,茶叶规模种植户效益高于一般茶叶种植户,茶叶加工企业效益高于茶叶规模种植户。从区域上看,南部山区种植效益普遍高于其它种植区。调查表明,单纯出售鲜叶的种茶户收入较低,一般市均纯收入在1500元左右,主要是有一定规模但没有雇工的茶农。人员少、茶叶不能及时采摘是以自采为主的种茶户收入较低的主要原因。规模种植户经济效益远高于一般种植户。规模种茶户的种植面积、收益情况是一般种茶户的2倍。生产加工企业经济效益远高于规模种植户。目

7、前,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经济效益较好的原因是,企业的经营模式是“公司+基地+农户”,也就是企业拥冇一定规模的茶叶生产基地和加工厂,于此同时带动周围农户种茶或从其他种茶户收购鲜叶进行加工。二、问题与不足1•茶园基础薄弱、产出水平低。老园基础较差,产出低如开垦翻土过浅、施用基肥不足、水土流失严重、肥力下降、土层浅薄板结,通气和保水性不良,水、气、热得不到充分调节等导致茶树生长衰弱产出水平低,影响茶叶质量。开发建设新茶园人力、物力投入期长、成本较大。一般种茶户持续投入不够。一是茶叶从种植到产生收益至少3年以上,在此期间每

8、亩投入需2800元左右。二是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开发建设新茶园缺乏有效劳动力,人工成本高。2.产业链延伸不够重春茶生产、轻夏秋茶。金刚碧绿、英鹏碧云等多数生产高档茶叶都是春茶,夏茶和秋茶生产很少,需要扩大茶树鲜叶资源。大部分牛-产加工企业只收购春茶鲜叶和加工,夏、秋茶鲜叶的利用率低,附加值低、综合利用水平低,茶园收益相应减少。3.流通体系不健全许多山区茶农与消费市场相脱节,也导致经济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