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ID:44086008

大小:4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8

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1页
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2页
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3页
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4页
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等方法,对影响广东省体育后备人培养因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影响因索主耍是后备人才的训练和管理体制不顺畅,职能不清;设项重点不突出;训练与输送脱节;体校的办学方向、进、出口面临困难与挑战;学训矛盾仍突出、体教结合脱节;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和水平亟待提高等等。提出深化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以“突出奥运优势项目,兼顾全运大项”为方针,突出重点,优化培养结构;坚持科技兴体的道路;完善省内竞赛制度等对策。研究旨在为有关部门制定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G

2、812.7(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6)11-1477-03本文以2002年广东省第^一届运动会前12名市、县区(均为经济发达地区)业余体校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对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研究,向管理人员、运动员、教练员三个层次的人员共发问卷688份,回收657份,回收率95.50%。并对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R二0.913o1东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1.1管理体制、训练体制现状在我们的调查中,70%的调查对象认为业余训练的管理体制效率一般,有27%的调查对象甚至认为效率很低;有52%的基层业余体校输送渠道不畅通,仅有48%的业余体

3、校既有逐级向上输送的单位,且输送渠道又畅通。广东省实行的是“举省体制”,但是,省局对全省业训的宏观管理、指导和扶持力度不够,有关业训的配套政策、法规及制度也尚未健全。1.2项目布局与调控广东省已建成以省、市运动学校和省单项后备人才基地为高级层次,以县(区)业余体校为屮级层次和以传统校,网点校为初级层次的全省三级业余训练网络。后备人才培养情况虽然总体上符合“金字塔”结构,但是表现出明显的项目后备人才梯队结构上的差异。近年来,省体育局着力抓好重点项目的调整布局,但由于在“全运战略”上投入过多,结果造成“奥运优势项目”重点突出不够,且战线拉得过长。1.3运动员选材与训练情况广东省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后

4、备人才主要來源于三个渠道:一是就地选材,即直接在本地区招生进行训练,占在训人员的86.1%;二是代训,约占7.3%:三是引进外地队员,约占6・6%。从比例上看还是基木合理的,但是,在调查中也了解到,由于有些地方采取了假引进的做法,因此,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不仅直接影响了基础运动项目本地竞技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对在训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造成训练动机的障碍。这一点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应尽快对“引进队员”问题制定出必要的法规。在调查中发现,从选材手段分析,广东省业余体校的选材手段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有41%的业余体校在选材过程中,全凭经验选材;仅有6%的业余体校采用科学、系统的测试指标和仪器;还有

5、53%的业余体校则采用测试指标结合经验的方法。这种状况如得不到及吋改善,将会制约广东省竞技体育的发展。从对业余训练科学化的调查看,绝大部分教练员都有较为系统的训练计划,只有约占3%的教练员没有训练计划。在FI常训练中是否采用监测手段的调查中,有74%的教练没有监测措施,其训练质量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另外,在训练中还存在着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现象,甚至有些市、县、区出现“雇佣军”,“假引进”的做法或“以小顶大”等等,严重干扰了业训科学化进程。因此,提高教练员自身的素质,培训其使用科学的监测方法,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是今后有待解决的问题。1.4体教结合和人才分流现状学习与训练的矛盾一直在困扰着体育

6、后备人才來源和培养。由于业余训练是作为向专业培养的过渡阶段,在这中间,大多数青少年不可能成为优秀运动员,即使成为优秀运动员,在退役后,也有一个走向社会重新就业的问题。如果他们文化素质低就难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到受训人员将来发展多元化的特点。2002年省体育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体教结合,加速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意见》的征求意见稿。2003年乂与省教育厅协商,并达成共识,拟建立省级“体教结合”领导小组,以进一步加强体教结合工作。市、县一级的体教结合工作也得到不断加强。然而,调查显示,虽然“体教结合”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仍有42.6%的体校未实现体、教共管,读训的矛盾依然突出

7、;有的体校虽名义上实现了体教结合,但并没有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还有的体校独立办学,看似可以解决“体教结合”的问题,然而,由于学校领导“重训轻文”思想作怪,使文化课教师处于附属地位,至使大部分文化课教师降低自我要求,教学能力不高,且缺乏竞争机制。因此,从总体上看,广东省业余训练中的体教结合还是停留在一个较低水平。调查表明,2002年广东省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后备队员进人专业队的人员占13.15%,而进入大中专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